
貢船。 清 魏源 《次韻前出塞》之一:“誰知狂國泉,市比貢艘多。”
“貢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該詞可見于清代魏源的詩句《次韻前出塞》之一:“誰知狂國泉,市比貢艘多”(),描述了貢船數量與市場交易的對比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次韻前出塞》原文或清代漕運史相關研究。
《貢艘》是指朝代間官方提供的用于進貢的船隻,也可以指以船隻為載體進行進貢的行為。
《貢艘》的部首是“船”,由9筆組成。
《貢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官制禮儀中的進貢制度。當時,朝廷會派遣使者前往各地,收集貢品,其中船隻作為一種重要的貢品被特别提及。
《貢艘》的繁體字為「貢艘」。
《貢艘》在古代常用的漢字寫法為「貢搜」,其中「搜」與「艘」同音,用于表示船隻。
1. 在古代,貢使們會乘坐貢艘遠航到京城進貢珍寶。
2. 外國君主的貢艘行禮充滿着儀式感和莊嚴氣氛。
- 貢物:指進貢的物品。
- 貢獻:指向國家或社會作出的有益貢獻。
- 貢品:指進貢的物品或禮品。
進貢、貢獻、獻上。
索要、剝奪、扣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