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古代後妃親自采桑以勸蠶事。《禮記·月令》:“﹝季春之月﹞後妃齊戒,親東鄉躬桑,禁婦女毋觀,省婦使,以勸蠶事。” 鄭玄 注:“後妃親採桑,示帥先天下也。”《清史稿·德宗紀一》:“辛未,皇後躬桑。”
“躬桑”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古代後妃親自參與采桑活動,以鼓勵和倡導蠶桑生産。這一行為具有禮儀性質,旨在通過上位者的示範作用推動農事發展。
曆史背景與文獻出處
實際應用與延續
語言構成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使用場景或相關禮儀細節,可查閱《禮記》原文及曆代史書中的禮儀志部分。
《躬桑》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指的是人們為了生活奔波勞累的樣子。
《躬桑》由“身”和“木”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筆畫數為13畫。
《躬桑》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年》這本古書中,用來形容人們辛勤勞作、不辭勞苦的生活狀态。
《躬桑》的繁體字為「躳桑」。
在古時候,漢字《躬桑》的寫法為「躳杜」。
1. 他為了家庭的生計,每天都躬桑于田野之間。
2. 農民兄弟們辛勤勞作,真正體現了他們躬桑的精神。
躬身、躬行、桑梓、勞苦、奔波
勞碌、辛勞、忙碌、勤勞、耕耘
閑暇、悠閑、安逸、舒適、懶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