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帝王收藏策書之處。《文選·班固<典引>》:“啟恭館之金縢,禦東序之秘寳,以流其占。” 蔡邕 注:“恭館,宗廟金縢之所在。”
“恭館”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指古代帝王收藏重要文書、策書的場所。這一解釋源自《文選·班固〈典引〉》中“啟恭館之金縢”的記載,蔡邕注明确指出:“恭館,宗廟金縢之所在”,說明其與宗廟檔案保存密切相關,屬于皇家重要文獻管理機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成語,表示待人接物極其謙恭有禮的場所或态度。但這種用法在古籍文獻中未見直接例證,可能是基于“恭”字本義(恭敬)的現代引申。
“館”字在構詞中多指房屋或機構(如使館、博物館),而“恭館”的特殊性在于專指帝王文獻收藏處,與普通場館有本質區别。其名稱中“恭”字可能暗含對先王典章制度的崇敬之意。
恭館是指一個莊嚴、恭敬的官方建築物,常用作接待賓客、舉辦慶典或舉行重要儀式。
恭館的部首是心,心字放在左邊作為部首。
恭館的總筆畫數為12畫。
恭館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恭己正南之山》篇,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一句詩。
恭館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恭館」。
恭館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并未發現有特殊變化,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
請在恭館等候片刻,主人馬上會見您。
恭館的相關詞彙有:恭敬、宴館、水館。
恭館的近義詞有:會所、招待所、宴會廳。
恭館的反義詞可以是:粗魯、亂糟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