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恭館的意思、恭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恭館的解釋

古代帝王收藏策書之處。《文選·班固<典引>》:“啟恭館之金縢,禦東序之秘寳,以流其占。” 蔡邕 注:“恭館,宗廟金縢之所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恭館是古代漢語中對特定皇家建築的尊稱,特指收藏典籍、文獻的館閣。其釋義與曆史背景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古代帝王收藏典籍、檔案的場所,屬皇家圖書館性質。

出處:《漢語大詞典》将“恭館”釋為“藏典籍之所”,強調其典藏功能(《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1013頁)。《辭源》補充其為“漢代石渠閣、天祿閣等藏書處的雅稱”,屬宮廷學術重地(《辭源》第三冊,第2121頁)。


二、詞源與功能


三、曆史實例

  1. 漢代石渠閣:

    漢初蕭何建,藏秦代律令圖籍,為學者校書、議政之所(《三輔黃圖·閣》)。

  2. 天祿閣:

    西漢皇家藏書樓,揚雄曾校書于此(《漢書·揚雄傳》)。


四、文化象征

“恭館”象征王朝對文教傳承的重視,如《後漢書》稱其“掌國之遺書,以佐治道”,體現“稽古右文”的傳統(《後漢書·儒林傳序》)。


五、現代存續

詞義今罕用,但相關概念融入“圖書館”“檔案館”等機構。古建築遺存如西安未央宮石渠閣遺址,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産(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

注:以上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辭源》《三輔黃圖》等權威辭書及史籍,并參考漢代文獻與考古成果。因古籍原文無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文獻及學術機構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恭館”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文獻依據明确)

指古代帝王收藏重要文書、策書的場所。這一解釋源自《文選·班固〈典引〉》中“啟恭館之金縢”的記載,蔡邕注明确指出:“恭館,宗廟金縢之所在”,說明其與宗廟檔案保存密切相關,屬于皇家重要文獻管理機構。

二、延伸用法(少數詞典收錄)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成語,表示待人接物極其謙恭有禮的場所或态度。但這種用法在古籍文獻中未見直接例證,可能是基于“恭”字本義(恭敬)的現代引申。

補充說明

“館”字在構詞中多指房屋或機構(如使館、博物館),而“恭館”的特殊性在于專指帝王文獻收藏處,與普通場館有本質區别。其名稱中“恭”字可能暗含對先王典章制度的崇敬之意。

别人正在浏覽...

案首白奪半斤八面本采渤澥參入柴片叉燒肉車馳辭榮錯折擔籠發梁負販官沽鳏寡鬼哭神愁貴強骨力海防漢大心實懷才黃班貨賂大行叫阍截發留賓禁當京挺寄委卷堂絶氣軍閥淩霜侯礫琇祿米門家難乎其難内海跑洋河平賦平行線卿月悫直榮曜灑淅生妻省侍世雰時士碎折裙攤點昙花一現讨飯胚渟洿痛诮推雪烏台客賢誼小山眉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