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躬耕的意思、躬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躬耕的解釋

[till by oneself] 古時天子親自下田的禮節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諸葛亮《出師表》

詳細解釋

(1).古代帝王親自率領大臣在籍田舉行耕種儀式以勸農。《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子親載耒耜……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漢書·食貨志上》:“於是上感 誼 言,始開籍田,躬耕以勸百姓。”《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十九年》:“上躬耕於 興慶宮 側,盡三百步。”

(2).親身從事農業生産。《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臣本布衣,躬耕於 南陽 。” 閩 徐夤 《偶書》詩:“市門逐利終身飽,谷口躬耕盡日飢。” 朱6*《新農村》詩:“平田有份躬耕樂,得地無餘心事違。”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躬耕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躬耕”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綜合解析,引用多個權威文獻:

一、本義溯源 由“躬”(親自)與“耕”(勞作)構成,最早指農耕社會中親自下田耕種的行為。如《出師表》名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展現諸葛亮隱居時的生活狀态。

二、禮制延伸 古代帝王為勸課農桑,在籍田舉行親耕儀式,稱為“躬耕帝籍”。據《禮記·月令》記載,天子率百官春耕以示重農,此制度延續至唐代仍有記載(《資治通鑒》開元十九年)。

三、現代寓意 當代語境中已超越農業範疇,引申為:①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培育人才;②科研人員專注學術實踐;③各行業踐行“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務實精神。

四、文化意象 承載着三重精神内涵:①田園志向(如陶淵明式歸隱情懷);②實踐哲學(陸遊“絕知躬行”的印證);③奉獻品格(如教育家“不問收獲”的耕耘态度)。

注:該詞另有書法家藝名等特殊用法,但屬非主流釋義。完整釋義可參考《禮記》《出師表》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躬耕

躬耕是一個由二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包括“身”和“耒”。

躬耕的部首分别是:“一(丿)”,表示人的身體;“耒”,是古代耕地用的農具。

躬耕的總筆畫數為11。

躬耕這個詞來源于《詩經·魏風·伐檀》:“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躬耕于南陽。”這裡的“躬耕”指代在農田裡親自勞作的意思。

躬耕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躬耕」。

在古時候,躬耕這個詞的寫法有所不同。漢字古書《說文解字》中寫成了「躬㝉」。這裡的㝉是一個古字,即現代漢字中的“田”。後來,經過演變和修正,躬耕的寫法逐漸統一。

以下是躬耕的例句:

1. 他每天早上起得很早,躬耕勞作到傍晚。

2. 農民們為了豐收,都勤奮地躬耕在田地裡。

躬耕的相關詞彙有:

1. 組詞:躬行(辛勤勞作)、耕讀(勞作并讀書)、躬逢(親自遇到)、躬自(親身)、田耕(耕作地裡的田地)等。

2. 近義詞:勞作、辛勤、耕種等。

3. 反義詞:懶散、懶惰、遊手好閑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