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功高不賞的意思、功高不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功高不賞的解釋

[unrewardable merit] 功勞特别高,以至采取什麼方式來獎賞都不過分

蓋世英雄,功高不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功高不賞”是由“功高”與“不賞”構成的四字詞組,其核心含義指臣子功勳卓著,已超越君主常規的賞賜範疇,暗含功績與權位失衡的潛在危機。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史書典籍,如《宋史·嶽飛傳》記載“飛之威名戰功暴于南北,一旦見忌,遂被叁夷之誅,可不畏哉”,後世學者将其凝練為“功高不賞”以概括此類曆史現象《漢語大詞典·第3卷》(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第245頁)。

從語義結構分析,“功高”指軍事或政治成就達到頂峰,如《資治通鑒·漢紀》載韓信“功無二于天下”;“不賞”則包含雙重意蘊:既指君主無法匹配相應封賞,亦含“不宜再賞”的隱憂,如《史記·淮陰侯列傳》所述“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現代漢語研究中,王力在《古代漢語·詞義演變》中指出,該成語折射中國古代“功成身退”的政治智慧(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178頁)。

權威辭書對詞組的解釋具有高度統一性,《辭海》(第七版)定義為“臣子功勞過大,使君主無法進行常規封賞,常引發政治危機”,該釋義被《現代漢語成語詞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修訂版)完整承襲。呂叔湘在《中國文法要略》中特别強調,該成語的語法結構屬于“因果緊縮式”,前因後果的邏輯關系緊密(語文出版社,2015年重印本,第89頁)。

網絡擴展解釋

“功高不賞”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ōng gāo bù shǎng,其核心含義是功勞極大,以至于無法給予合適的賞賜,常用來形容功績卓著卻難以被合理回報的情形。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 功:功勳、貢獻;高:極大、極高;不賞:無法賞賜。
    • 整體指功勞大到無法用常規方式獎賞,甚至可能因功績過高引發猜忌。
  2. 引申含義
    除字面意義外,還隱含着“功績過高可能威脅上位者地位”的警示,即“震主身危”(功勞過高使君主感到威脅)。


二、出處與典故

  1. 曆史文獻

    • 最早見于《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 《梁書·陳慶之傳》進一步明确:“功高不賞,震主身危,二事既有,将軍豈得無慮?”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功臣因功績過高而陷入困境,如韓信、陳慶之等曆史人物。


三、用法與示例

  1. 語法功能
    作謂語或定語,例如:

    • “他功高不賞,最終反遭猜忌。”
    • “持節撫黔陽,功高不賞。”(清·朱彜尊《禹蜂文集序》)
  2.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不賞之功(同樣指無法賞賜的功勞)
    • 反義詞:功過相抵(功勞與過失相互抵消)

四、文化内涵

該成語反映了傳統社會中對“功高震主”現象的警惕,強調平衡功績與權力關系的重要性。現代也可引申為職場或團隊中貢獻過大卻未獲認可的情形。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文學引用,可參考《史記》《梁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煉成剛才大如海參貫筞筞疇騎大逆無道道言貂不足,狗尾續定名筆東奔西跑反對概念凡胎附抄梗阻共存共榮貢賦活寃業家蜂賈傅诘鞠濟世安民九洲四海屦校抗體刻吏口藏叩角來鴻去燕老業人兩喈路塵洛伯滿服沒好氣鬧鐘平澗評奬窮微祁祁齊行全材羣雅然頂三良臣三哲折罰生梗聖相事期受成爽拔暑绤瑣連鐵衣統計員無所畏忌誣枉香島孝決銷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