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貢單的意思、貢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貢單的解釋

進貢物品的清單。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 嘉慶 十九年, 英吉利國 遣使臣 羅爾阿美士德 等入貢方物,當時曾得其貢單,今録於此。” 徐珂 《清稗類鈔·朝貢·琉球貢使》:“兩貢使手捧表文貢單,至頭門,即跪,報名,膝行而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貢單”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詞彙,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基本解釋

貢單(拼音:gòng dān)指古代臣屬國或地方向朝廷進貢物品的清單。例如清代外交活動中,外國使臣需攜帶貢單列明進獻的方物(地方特産)。


曆史應用與文獻記載

  1. 外交場合
    清代外交文獻中多次提到貢單。例如:

    • 嘉慶十九年(1814年),英國使臣羅爾阿美士德來華時,貢單記錄了進獻的物品清單。
    • 琉球貢使來華時,需手捧表文(外交文書)和貢單,以跪行方式呈遞。
  2. 字義構成

    • 貢:指進獻物品給朝廷,如“貢品”“進貢”。
    • 單:指簡明羅列的清單,如“名單”“賬單”。

貢單是古代中國朝貢體系的重要文書,既體現外交禮儀,也反映經濟文化交流。其使用多見于清代與周邊國家(如英國、琉球)的往來記錄中。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曆史事件,可參考《寒秀草堂筆記》《清稗類鈔》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貢單: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貢單》這個詞是指古代官府傳達貢物或進貢品的文字單據。在中國古代,貢單是向皇帝進貢的官方文件,用于記錄所進貢物品的種類、數量、來源等具體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貢單》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貝(bèi)和木(mù),筆畫數為12。

來源和繁體

貢單一詞源于《說文解字》。當中有關于“貢單”一詞的解釋。“貢”指向皇帝進獻貢品,“單”則指進貢的文書。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貢單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的略有不同。古時的貢單用的是篆書,形狀有所差異,但意思相同。

例句

1. 我們國家的貢單記載了許多珍貴的貢品。

2. 這份貢單顯示了他們向皇帝所進貢的物品種類和價值。

組詞

1. 進貢:向上級進獻貢品。

2. 貢品:進貢的物品。

3. 貢獻:向國家或組織貢獻力量或物品。

近義詞

貢獻、進獻、奉獻

反義詞

索要、侵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