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诰封的意思、诰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诰封的解釋

明 清 對五品以上官員及其先代和妻室以皇帝的诰命授予封典,謂“誥封”。 明 歸有光 《六母舅後江周翁壽序》:“中憲公以 河南 之貴受誥封。” 明 無名氏 《霞箋記·煙花巧賺》:“賤妾不願生前受享誥封,隻願死後再同枕席耳。” 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一:“後 忠毅 受卹典,而太公亦誥封如其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诰封是中國古代君主授予臣屬封號或榮譽的特定文書形式,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和曆史制度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诰”指帝王發布的正式文告,《漢語大詞典》釋為“上告下曰诰”,具有權威性和規範性特征;“封”在《說文解字》中解作“爵諸侯之土”,特指帝王對臣屬的冊封行為。二字組合構成君主自上而下授予榮譽的官方行為。

二、曆史制度特征

  1. 等級制度載體:明清時期發展為五品以上官員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的等級體系,記載于《大明會典》《清會典》等典章中。
  2. 文書内容規範:诰封文書包含受封者功績、封號、特權等内容,采用固定骈文格式,現存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诰命可為實物佐證。
  3. 社會功能延伸:除封賞官員外,亦推及妻母,如《清史稿》記載“一品封贈三代,二品三品二代”,形成家族榮譽體系。

三、文獻參考依據

該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白鋼《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韋慶遠《明清史辨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等權威研究,符合曆史語言學及制度史學術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诰封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對官員及其家屬授予爵位或稱號的制度,其含義與實施方式可總結如下:

一、基本定義

诰封指皇帝通過诰命文書對五品以上官員及其先代、妻室進行封賞的行為。與“敕封”相對,六品以下官員的封賞則稱為敕封。這一制度在明清時期尤為典型,體現了封建等級制度與皇權恩賞的結合。

二、實施規則

  1. 對象範圍
    包括官員本人、祖先(先代)及妻室,例如明代歸有光在《六母舅後江周翁壽序》中提到的“中憲公以河南之貴受诰封”。
  2. 等級劃分
    • 五品以上官員:授诰命,稱“诰封”;
    • 六品以下官員:授敕命,稱“敕封”。

三、曆史背景與意義

诰封不僅是榮譽象征,更是政治籠絡手段。例如清代秦良玉因戰功被崇祯帝诰封為“一品夫人”,并加封少保。其儀式常伴隨朝參、冊封等禮儀,強化了皇權權威與君臣關系。

四、相關文獻例證

五、與“敕封”的區别

類别 適用品級 文書類型 封賞名稱
诰封 五品以上 诰命 爵位、稱號
敕封 六品以下 敕命 稱號、榮譽

總結來看,诰封是封建等級制度下皇權恩賞的體現,通過嚴格的品級劃分和儀式化流程,維系了官僚體系與皇權的緊密關聯。

别人正在浏覽...

白石脂寶檀博謇踣卧不軌抽割舛駁箪食瓢飲陡然鍛鉗蛾鬟黂燭負薪救火告乏根指數關愛龜符牯牛嶺過廳寒蹇橫土加蓋凈辦鞫按角力戲阃寄兩國相争,不斬來使曆剌麟韋梨園子弟珑松醁波駱駝錄用冒兒咕咚媚麗鳴動墨鬥佩瑱前劉海七步成章竊竊私語侵與瓊佩森列升遷吮咂説頌私諧歡好隋和髿鬖太主恬寂提擊梯林妥幹溫厚五曜狹斜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