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诰封的意思、诰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诰封的解釋

明 清 對五品以上官員及其先代和妻室以皇帝的诰命授予封典,謂“誥封”。 明 歸有光 《六母舅後江周翁壽序》:“中憲公以 河南 之貴受誥封。” 明 無名氏 《霞箋記·煙花巧賺》:“賤妾不願生前受享誥封,隻願死後再同枕席耳。” 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一:“後 忠毅 受卹典,而太公亦誥封如其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诰封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對官員及其家屬授予爵位或稱號的制度,其含義與實施方式可總結如下:

一、基本定義

诰封指皇帝通過诰命文書對五品以上官員及其先代、妻室進行封賞的行為。與“敕封”相對,六品以下官員的封賞則稱為敕封。這一制度在明清時期尤為典型,體現了封建等級制度與皇權恩賞的結合。

二、實施規則

  1. 對象範圍
    包括官員本人、祖先(先代)及妻室,例如明代歸有光在《六母舅後江周翁壽序》中提到的“中憲公以河南之貴受诰封”。
  2. 等級劃分
    • 五品以上官員:授诰命,稱“诰封”;
    • 六品以下官員:授敕命,稱“敕封”。

三、曆史背景與意義

诰封不僅是榮譽象征,更是政治籠絡手段。例如清代秦良玉因戰功被崇祯帝诰封為“一品夫人”,并加封少保。其儀式常伴隨朝參、冊封等禮儀,強化了皇權權威與君臣關系。

四、相關文獻例證

五、與“敕封”的區别

類别 適用品級 文書類型 封賞名稱
诰封 五品以上 诰命 爵位、稱號
敕封 六品以下 敕命 稱號、榮譽

總結來看,诰封是封建等級制度下皇權恩賞的體現,通過嚴格的品級劃分和儀式化流程,維系了官僚體系與皇權的緊密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诰封(gào fē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封授爵位或封官職。它的拆分部首是言(yán)和封(fēng),其中言是“讠”的簡化形式,表示與言語相關的意義,封表示封授的意義。根據筆畫順序,诰封的筆畫數為15畫。 诰封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中國,皇帝會向有功之臣授予爵位或封為官員,以示嘉獎和表彰。這種授予爵位或官職的儀式被稱為诰封。 在繁體字中,诰封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按照古代漢字的寫法,诰封的字形會有些差異。然而,現代漢字的寫法和簡化字形式保持一緻。 以下是一個例句:皇帝诰封了他為輔國大将軍。 一些以“封”為字根的相關詞彙有:封賞、封號、封殿等。 诰封的近義詞包括:冊封、冊命、賜封等,都有類似的意思。 反義詞則可以是:革除、廢黜,意思與诰封相反,表示取消爵位或官職。 以上就是有關诰封的簡要解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