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薄的意思、槁薄的詳細解釋
槁薄的解釋
綿薄,薄弱。《新唐書·隱逸傳序》:“古之隱者,大抵有三概……末焉者,資槁薄,樂山林,内審其才,終不可當世取捨,故逃丘園而不返,使人常高其風而不敢加訾焉。”
詞語分解
- 槁的解釋 槁 ǎ 枯幹:槁木。枯槁。槁悴。槁木死灰(喻心情冷漠,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 古同“藁”,草。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薄的解釋 薄 á 厚度小的:薄片。薄餅。 冷淡,不熱情:薄待。 味道淡:薄酒。 土地不肥沃:薄田。 肥濃厚深 薄 ó 義同(一),用于合成詞或成語,如“厚薄”,“淺薄”,“尖嘴薄舌”等。 輕微,少:薄禮。薄産
網絡擴展解釋
“槁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因語境不同可有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成語用法)
- 拼音:gǎo bó(或ɡǎo báo,讀音存在地域差異)
- 結構解析:
- 槁:原指草木幹枯,引申為“幹癟、缺乏生機”;
- 薄:意為“薄弱、淺薄”。
- 整體含義:形容人情冷淡、心胸狹窄,缺乏真誠與善意,常用于描述人際交往中的疏離感。例如:“他待人槁薄,難獲真心朋友。”
二、引申含義(曆史文獻用法)
在《新唐書·隱逸傳序》中,“槁薄”被用于描述資質或能力的薄弱。
- 具體語境:指某些隱士因自身才能不足(“資槁薄”),無法適應世俗競争,轉而歸隱山林。
- 示例:“末焉者,資槁薄,樂山林……故逃丘園而不返。”
- 現代引申:可指資源、力量的單薄,如“槁薄之力”。
使用注意
- 情感色彩:含貶義,多用于批評态度或客觀描述不足。
- 適用場景:
- 描述人際關系冷淡時,側重“情感薄弱”;
- 描述能力、資源時,側重“物質/資質薄弱”。
- 典籍關聯:該詞在古籍中多與隱逸文化相關,現代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槁薄》是一個漢語詞彙,它的意思是指植物或物體因為失去水分而枯萎、變得脆弱、幹燥和無力。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槁薄》這個詞可以拆分成柳木(木字旁)和包字旁。它的筆畫數目一共有12畫。
來源:《槁薄》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即是一個純音形字詞,即沒有明确的含義,而是通過與其他詞組合使用來表示意思。具體的來源暫無确切的文獻記載。
繁體:《槁薄》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槁薄」。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我們可以用「槀薄」來表示《槁薄》這個詞。
例句:他那槁薄的花木已經無法恢複生機。
組詞:一些以《槁薄》為詞根的詞語有:槁薄如雪(形容塵土飛揚,撲鼻幹燥無味)、槁薄不堪(形容舊朽不堪)、槁薄無力(形容無生氣、衰退)等。
近義詞:一些與《槁薄》意思接近的詞有:幹巴、枯萎、幹燥。
反義詞:一些與《槁薄》相反的詞有:蓬勃、生機勃勃、鮮活。
希望這些簡單的解釋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槁薄》這個詞的意思和相關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