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薄的意思、槁薄的詳細解釋
槁薄的解釋
綿薄,薄弱。《新唐書·隱逸傳序》:“古之隱者,大抵有三概……末焉者,資槁薄,樂山林,内審其才,終不可當世取捨,故逃丘園而不返,使人常高其風而不敢加訾焉。”
詞語分解
- 槁的解釋 槁 ǎ 枯幹:槁木。枯槁。槁悴。槁木死灰(喻心情冷漠,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 古同“藁”,草。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薄的解釋 薄 á 厚度小的:薄片。薄餅。 冷淡,不熱情:薄待。 味道淡:薄酒。 土地不肥沃:薄田。 肥濃厚深 薄 ó 義同(一),用于合成詞或成語,如“厚薄”,“淺薄”,“尖嘴薄舌”等。 輕微,少:薄禮。薄産
專業解析
"槁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義和引申義兩方面理解,主要形容一種幹枯、貧瘠、不豐厚的狀态:
-
本義:幹枯貧瘠
- 槁 (gǎo): 本義指草木枯萎、幹枯。如《說文解字》釋“槁”為“木枯也”。
- 薄 (bó): 本義指土地不肥沃、貧瘠。如《說文解字》釋“薄”為“林薄也。一曰蠶薄”,後引申指土地不厚、不肥沃。
- 槁薄: 兩字結合,最直接的含義是指土地幹枯、貧瘠、不肥沃,缺乏水分和養分,無法滋養作物生長。例如:“槁薄的土地難以長出好莊稼。”
-
引申義:貧乏、不豐厚
- 由土地貧瘠的含義引申開來,“槁薄”可以用來形容其他事物内容貧乏、不豐富、不厚重的狀态。這可以指:
- 文辭/内容: 文章、言辭等缺乏文采,内容空洞貧乏。例如:“這篇文章辭藻槁薄,缺乏感染力。”
- 資源/財富: 資源匮乏,財力微薄。例如:“家境槁薄,難以支撐。”
- 精神/情感: 精神萎靡不振,情感枯竭。例如:“曆經磨難後,他形容槁薄,心如死灰。”(此用法常與“形容枯槁”類似,但更強調整體的貧瘠感)。
“槁薄”的核心意義在于形容一種幹枯、貧瘠、不豐厚的狀态。它既可以具體描述土地的貧瘠不毛,也可以抽象地形容内容、資源、精神等方面的貧乏枯竭。
參考來源:
- 釋義主要依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等權威辭書對“槁”和“薄”字的解釋及“槁薄”詞條的歸納。
- 由于無法直接鍊接至具體辭書的線上版本(如知網版《漢語大詞典》或商務印書館線上詞典需訂閱訪問),此處提供來源名稱供您查閱核實。
網絡擴展解釋
“槁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因語境不同可有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成語用法)
- 拼音:gǎo bó(或ɡǎo báo,讀音存在地域差異)
- 結構解析:
- 槁:原指草木幹枯,引申為“幹癟、缺乏生機”;
- 薄:意為“薄弱、淺薄”。
- 整體含義:形容人情冷淡、心胸狹窄,缺乏真誠與善意,常用于描述人際交往中的疏離感。例如:“他待人槁薄,難獲真心朋友。”
二、引申含義(曆史文獻用法)
在《新唐書·隱逸傳序》中,“槁薄”被用于描述資質或能力的薄弱。
- 具體語境:指某些隱士因自身才能不足(“資槁薄”),無法適應世俗競争,轉而歸隱山林。
- 示例:“末焉者,資槁薄,樂山林……故逃丘園而不返。”
- 現代引申:可指資源、力量的單薄,如“槁薄之力”。
使用注意
- 情感色彩:含貶義,多用于批評态度或客觀描述不足。
- 適用場景:
- 描述人際關系冷淡時,側重“情感薄弱”;
- 描述能力、資源時,側重“物質/資質薄弱”。
- 典籍關聯:該詞在古籍中多與隱逸文化相關,現代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脖臍采緻柴米油鹽齒坐串幛竄殛帶好兒當甯膽識到公石打嘴仗對耦伏首貼耳浮查鈎環瑰怪詭麗鶴鑰洪伐還原蕙損蘭摧鍵阍監解尖弱蕉布教谕禁不起錦心繡腹齎遣跻升曠任爛眼錢塄坎靈空零零星星禮券柳眉踢豎綠女紅男蔓草難除暖坑剖别七調窮雉乞取阙員濡染時議司會隨俗題疏推薄退步外出五脈無那無怨無德香孩兒營閑見鹹土小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