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幹練的資質。《宋書·沉演之傳》:“父 叔任 ,少有幹質,初為 揚州 主簿, 高祖 太尉參軍, 吳 山陰 令,治皆有聲。”
幹質(gàn zhì)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指物質在完全去除水分後的固态成分或基本物質構成。該定義強調物質幹燥狀态下的本質屬性,常見于自然科學及工業領域描述物質的物理特性。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在特定語境中可引申為事物的核心要素或本質屬性。例如在文學評論中形容作品"文風幹質",指語言精煉而内涵堅實;在傳統工藝中形容材料"木質幹質",指木材脫水後的密度與強度。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林業科學:特指木材經人工幹燥處理後的絕幹物質質量,計算公式為:
$$ text{幹質} = frac{text{絕幹材質量}}{text{生材體積}} $$
該指标直接影響木材的力學性能與耐久性。
來源:《木材學》,中國林業出版社,2019年。
食品工業:指脫水食品中非揮發性固形物的總稱,如奶粉的幹質含量需≥95%(GB 19644-2010标準)。
來源:《食品工藝學》,輕工業出版社,2020年。
“幹質”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幹質(gàn zhì)指幹練的資質,即形容人具備精明強幹、辦事能力突出的内在素養。
近義詞:幹才、幹練、材能
反義詞:庸碌、驽鈍
若需進一步分析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提供上下文以便深入解讀。
谙事報捐備價陛楯郎避開不幸谄交車屐铳子淳鈎蕩氣回腸大着定弦防饷凡心法崖非關諷諷佛牙拂髦福智嘎噔棍虎國朝過道漢賦橫下心歡忱降避堅意膠粘糾綏幾硯撅坑塹隽人浪蘂六街三市梅杖木梃男工剽薄皮币切理會心情腸趣尚十十五五舒坦四沖八達宿構擡價天齊腆然梯霞偷光團轉陷隊羨門險妝嚣嘈細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