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遺愛的意思、甘棠遺愛的詳細解釋
甘棠遺愛的解釋
舊時對巳卸職的地方長官的頌詞。《冷眼觀》第七回:“做父母官的能愛民如子,替百姓伸冤理屈……地方上紳民無以為報,就公衆捐建這座去思碑,以為甘棠遺愛的紀念。”參見“ 甘棠 ”。
詞語分解
- 甘棠的解釋 .木名。即棠梨。《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 陸玑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 宋 張孝祥 《青玉案·餞别劉恭父》詞:“甘棠庭院,芰荷香渚,盡是相思處。”.《史記
- 遺愛的解釋 .謂遺留仁愛于後世。《國語·晉語二》:“死必遺愛,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漢書·叙傳下》:“淑人君子,時同功異。沒世遺愛,民有餘思。” 唐 王維 《故右豹韬衛長史賜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門而鳧舃
網絡擴展解釋
“甘棠遺愛”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成語,用于表達對賢明官員的深切懷念和頌揚。以下是詳細解釋:
1.出處與字面含義
- 出處:出自《詩經·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 字面解析:“甘棠”指棠梨樹;“遺”為遺留;“愛”即恩澤。字面意為召公曾停留的棠梨樹被百姓愛護,引申為對離任賢官的感念。
2.曆史典故
- 召公事迹:西周時期,召公奭(召伯)常在一棵甘棠樹下處理政務、體察民情。他清廉勤政,深受百姓愛戴。去世後,人們因懷念他而保護這棵樹,并作《甘棠》詩傳頌其德政。
3.成語釋義
- 核心意義:指官員因施行德政而留下恩澤,離任後仍被百姓銘記和頌揚。常用于形容勤政愛民、清廉有為的地方官。
4.用法與例句
- 用法:作謂語,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
- 例句:清代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回:“這個異種,大約就是武則天留下的‘甘棠遺愛’。”
5.文化影響
- 該成語體現了中國古代“以民為本”的政治理念,成為後世贊頌官員的經典典故,如唐代劉禹錫詩句“聞道天台有遺愛,人将琪樹比甘棠”。
從自然景物(甘棠樹)到人文情懷,“甘棠遺愛”承載着民衆對清官廉吏的情感寄托,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德治”思想的生動體現。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甘棠遺愛
甘棠遺愛是一個中國古代詞語,形容長久思念已逝愛人而帶來的深切之情。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分:甘(gān)、棠(táng)、遺(yí)、愛(ài)。
甘棠遺愛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召南·甘棠》這首古代詩歌。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思念已逝亡夫的婦人的悲傷之情。後來,這個詞漸漸成為了形容長久思念亡人之愛的代詞。
甘棠遺愛的繁體字為「甘棠遺愛」。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甘字的古代寫法是「舟槳」,棠字的古代寫法是「木장Ⅱ」,遺字的古代寫法是「舛足犬從」,愛字的古代寫法是「爫音」。
以下是一個使用甘棠遺愛的例句:
「他多年來深受甘棠遺愛,無法忘記他的亡妻。」
甘棠遺愛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甘棠之情」、「遺愛綿長」。近義詞可以是「思念」、「懷念」;反義詞可以是「遺忘」、「釋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