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領的意思、綱領的詳細解釋
綱領的解釋
[key link;guiding principle] 正式表述出來、嚴格信奉和堅持的原則、條例、意見和教訓的條文或概要
我們的将來綱領或最高綱領,是要将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共6*産主義社會去的。—— 毛6*澤6*東《論聯合政府》
詳細解釋
(1).網綱裘領。 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操綱領以整毛目,握道數以禦衆才。”《南齊書·高逸傳·顧歡》:“臣聞舉網提綱,振裘持領,綱領既理,毛目自張。”
(2).總綱要領。《三國志·魏志·陳矯傳》:“子 本 嗣,歷位郡守、九卿。所在操綱領,舉大體,能使羣下自盡。”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撮舉同異,而綱領之要可明矣。”《晉書·應詹傳》:“頃大事之後,遐邇皆想宏略,而寂然未副,宜早振綱領,肅起羣望。” 清 錢謙益 《河南按察司按察使盧維屏授通議大夫制》:“國家設按察之官,謂之外臺,所以廉察所部而提振綱領也。”
(3).政黨、政府等根據自己在一定時期内的任務而規定的奮鬥目标和行動步驟。 周6*恩6*來 《關于黨的“六大”的研究》:“詳細的黨綱應該有兩部分,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
詞語分解
- 綱的解釋 綱 (綱) ā 提網的總繩。 事物的關鍵部分:大綱。綱領。綱目。綱要(.提綱;.概要)。 中國從唐代起轉運大批貨物所行的辦法:一綱(把貨物分批運行,每批車輛船隻的計數編號)。花石綱。生辰綱。 生物學分類的一種類别(生物學把同一門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親緣關系再分成若幹群,每一群為“一綱”,“綱”以下再分為“目”)。 統治者認為維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為規範:綱紀。綱常(“三綱”、“五常”的簡
- 領的解釋 領 (領) ǐ 頸,脖子:引領而望。 衣服上圍繞脖子的部分:衣領。領口。領結。領帶。領章。 事物的綱要:領袖。要領。提綱挈領。 帶,引,率(刬 ):帶領。率(刬 )領。領頭。領銜。 治理的,管轄的:領海。領空。領土。領域。占領。 接受,取得:領獎。領命。領款。領教(刼 )。招領。 了解,明白:領悟。領略。心領神會。 量詞,用于衣服、席、箔等:一領席。 古同“嶺”,山嶺。 發 筆畫數:; 部首:頁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綱領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綱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
“綱領”指正式表述的、具有指導性的原則或準則,通常用于規定組織、政黨、政府等在特定時期内的奮鬥目标、行動步驟和方針政策。它既是行動的統一規範,也是指導實踐的核心框架。
二、詞源與比喻
“綱領”一詞源于“綱”和“領”的複合詞:
- 綱:原指漁網的總繩,收網時抓住綱即可控制整張網。
- 領:指衣領,提起衣領便能理順整件衣服。
二者結合後,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部分即可掌控全局,引申為總原則或總方向。
三、曆史與演變
- 古代用法:晉代葛洪在《抱樸子·君道》中提及“操綱領以整毛目”,意為通過總綱來梳理細節;《南齊書》也以“舉網提綱”強調提綱挈領的重要性。
- 現代發展:近代以來,“綱領”更多用于政治領域,如毛澤東提出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周恩來的“黨綱”論述,均指政黨或組織的階段性目标和行動準則。
四、現代應用場景
- 政治領域:如《共同綱領》作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臨時憲法性文件,規定了國家基本制度。
- 組織管理:企業或團體通過綱領明确使命、價值觀和戰略方向。
- 教育文化:教學大綱或學術研究框架常被稱為“綱領”,用于指導具體實踐。
五、總結
“綱領”既是一個具象的總綱概念,也是抽象的行動指導原則,其核心在于通過明确關鍵目标和步驟,實現系統性的規劃與執行。無論是古代治理還是現代政治、組織管理,均體現了其統攝全局、指導實踐的作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綱領是一個常見的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和用法。它的拆分部首是王和網,筆畫數為8。這個詞源自古時的漢字書寫,經曆了漫長的曆史變遷和演變。
綱領在繁體字中寫作綱領,與簡體字保持了基本的相似性。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很多不同的變體,隨着時間的推移,現代漢字得以标準化和簡化,簡體字成為了中國大陸的主要字形。
綱領這個詞通常用于指導或規定某個團體、組織或國家的基本方針、思想或行動準則。例如,一個政黨的綱領可以列出它的政治理念和承諾,以及為實現這些目标所采取的具體措施。
綱領也可以用于描述某個計劃、任務或活動的核心要點或目标。例如,一份工作綱領可以列出員工需要完成的任務和預期的結果。
綱領的同義詞包括宗旨、方針、準則等。這些詞可以替代綱領,用來表達相似的意思。
而與綱領相反的詞是隨意、放任、漫無目的等。這些詞用來描述缺乏明确目标或規定的行動或态度。
總之,綱領是一個重要的詞彙,被廣泛應用于不同的場合。無論是在政治、組織還是個人層面,我們都需要明确和堅持一定的綱領,以實現我們的目标和願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