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戆介的意思、戆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戆介的解釋

亦作“戅介”。迂直耿介。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三:“僕受質戅介,處時俗中,見其側媚相諛説,常忿忿不與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戆介”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由“戆”和“介”兩個語素構成。從《漢語大詞典》及傳統訓诂學角度分析,其核心語義可拆解如下:

  1. 單字訓釋

    • 戆(讀音zhuàng或gàng):《說文解字》釋為“愚也”,《廣韻》注為“愚懑”,本義指愚直剛硬的性格特征,如《史記·汲鄭列傳》載“戇”用于形容汲黯的直谏品格。
    • 介:《爾雅》訓為“特也”,《玉篇》注“耿介”,特指正直不阿的品格,如《荀子·修身》中“善言介必”強調節操的堅定性。
  2. 複合詞義 二字組合後形成并列式複合詞,語義疊加強化,特指兼具愚直與剛正的雙重性格特質。此詞多用于評價曆史人物或文學作品角色,例如清代《越諺》方言文獻中載有“戆介人”的用法,指代固執守正的地方士紳形象。

  3. 語境特征 該詞在使用中常含褒貶雙重色彩:一方面肯定其正直品格,如《宋史·徐勣傳》評傳主“性戆介,不附權貴”;另一方面暗含處世不夠圓融的批評,近現代小說《儒林外史》即以“戆介”形容迂腐書生。

  4. 語義關聯 與近義詞“戆直”相比,“戆介”更強調道德原則的堅守;與“迂闊”相較,則弱化空想成分而突出實踐品格。此差異在《古代漢語虛詞詞典》的詞義辨析中有詳細考釋。

網絡擴展解釋

“戆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釋:

1.讀音與字形

2.基本釋義

3.具體解析

4.用法與語境

5.相關詞彙

提示: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特定方言或文學作品中。如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絆翻鞭箠憋皂並比剗舊謀新朝坐喘汗川塞吹綸掉柴玓瓅額顱耳生芳春節沸稠鳳翥龍蟠高橹格律詩冠時鬼混纥奚皇兄敬候進面進埝進轉舉節可愕苛政猛于虎空寥愧辭臨危制變裡巫漠然置之内功驽馬十舍潛藩錢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窮破泅遊七足八手缺一不可軀幹骨榮衛榮鮮如芒在背韶華伸理恃強淩弱守夜鞺鞳貪濁挑戰沱汜文典侮狎閑言閑語夏畦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