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腸嫉惡的意思、剛腸嫉惡的詳細解釋
剛腸嫉惡的解釋
剛腸:性情剛直;嫉:憎恨。性情剛直,憎恨邪
6*惡。
詞語分解
- 剛腸的解釋 指剛直的氣質。《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剛腸嫉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 張銑 注:“剛腸,謂彊志也。” 唐 白居易 《哭孔戡》詩:“平生剛腸内,直氣歸其間。” 清 秋瑾 《吊吳烈士樾》
- 嫉惡的解釋 憎恨壞人壞事。 漢 王符 《潛夫論·實貢》:“好善嫉惡,賞罰嚴明,治之材也。” 唐 杜甫 《壯遊》詩:“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 甯調元 《武昌獄中書感》詩之四:“死如嫉惡當為厲,生不逢時甘作殤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剛腸嫉惡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剛腸嫉惡”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āng cháng jí è,其核心含義是形容性情剛直、憎恨邪惡的品質。以下為詳細解釋:
詞語結構解析
- 剛腸:指剛強正直的性情。
- 嫉惡:意為痛恨邪惡,“嫉”在此處強調對“惡”的強烈憎惡,而非嫉妒。
全詞通過性格與态度的結合,凸顯了正直與正義感的統一。
出處與用法
- 曆史來源:出自晉代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剛腸嫉惡,輕肆直方,遇事便發,此甚不可二也。”
嵇康借此表達自己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剛直性格。
- 示例引用:近代章炳麟在《緻楊救炎書》中寫道:“下走剛腸嫉惡,近郅都為人,觀今弊俗,非言論所能正……”
此處以漢代酷吏郅都的剛正不阿類比自身态度,強調以行動對抗弊病。
近義詞與語境
- 近義詞:疾惡如仇(形容對邪惡的痛恨程度)。
- 適用場景:多用于褒義,形容性格剛強、堅持原則的人,常見于曆史人物評價或文學作品中。
“剛腸嫉惡”不僅是對性格的刻畫,更包含了對社會不公的批判态度。其核心價值在于以正直對抗邪惡,常用于強調道德立場與行動力的結合。如需更多例句或拓展,可參考古籍《嵇康集》或相關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剛腸嫉惡的意思
《剛腸嫉惡》這個成語意思是指人的正義感和責任心非常強,能夠勇于揭露、反對惡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剛腸嫉惡》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刀和肉,共有7個筆畫。
來源
《剛腸嫉惡》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越國有位忠誠的臣子叫荊轲。因為荊轲嫉惡如仇,所以他想刺殺秦國的暴君秦王趙政,為國家除去一個惡霸。
繁體
《剛腸擠惡》是《剛腸嫉惡》這個成語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剛腸嫉惡》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是「剛腸擠惡」。
例句
他是一個有剛腸嫉惡精神的人,總是勇于站出來維護正義。
組詞
勇于揭露、反對惡行。
近義詞
忠肝義膽、義正辭嚴。
反義詞
軟弱無能、唯唯諾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