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節的意思、概節的詳細解釋
概節的解釋
猶節操。 清 王晫 《今世說·容止》:“其( 丁克振 )因人緩急,又多概節,有 魯連 之風。”
詞語分解
- 概的解釋 概 à 大略,總括:大概。概論。概述。概貌。梗概。概要。概算。概括。概念(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概率(概率論的基本概念。用來表示隨機事件發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稱為此事件的“概率”。亦稱“或然率”
- 節的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概節”是一個漢語成語,發音為gài jié,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概節”指人的品德或行為端正,舉止得體,不偏不倚,強調秉持中庸之道,既不過分張揚也不過分保守。核心在于“節操”,即高尚的道德操守。
二、詞源與演變
- 構詞解析
- “概”表示總括、總體,“節”指節制、約束,合起來意為“總體上的節制”,引申為言行有度、堅守原則。
- 曆史淵源
- 最早可追溯至《左傳·昭公二年》中的典故(具體内容未詳述)。
- 清代王晫《今世說·容止》記載:“其(丁克振)因人緩急,又多概節,有魯連之風。” 這裡以戰國時期魯仲連的義舉類比,強調丁克振的節操高尚。
三、用法與場景
- 適用對象
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如稱贊他人“行事有概節”。
- 語境特點
常見于正式場合,如文學創作、演講或評價他人品行。
四、相關擴展
- 近義詞:節操、操守、德行。
- 反義詞:失節、無行。
- 關聯成語:概日淩雲(形容氣節高遠)、枝枝節節(指瑣碎細節,與“概節”形成對比)。
如需進一步了解《左傳》中的典故或清代文獻用例,可參考、5、6的原始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好的,下面是您需要的文章:
《概節》的意思
《概節》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的意思是“主要的内容、要點或梗概”。它可以用來指代一個故事、文章或情節的核心或關鍵部分。
《概節》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概節》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白部”,表示與白色有關的事物;右邊是“刀部”,表示刀、劍或利器。
它總共有11筆,按照正确的順序書寫為:橫、豎、撇、捺、撇、橫、鈎、橫、豎、撇、撇。
《概節》的來源
《概節》最早可以追溯到《康熙字典》,這是一本由中國清朝皇帝康熙命令編纂的漢字字典,成書于18世紀。在康熙字典中,它的釋義是指“節日的要點”。
《概節》的繁體
《概節》的繁體字為「槪節」。
《概節》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将《概節》的“白部”寫作“白刀”,整個字形略有差異,但基本保持相同的意義。
《概節》的例句
1. 這篇文章的《概節》是講述一位勇敢的冒險家的故事。
2. 在這個報告中,我将簡要概述公司的《概節》。
《概節》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概要、要點、梗概
近義詞:主旨、核心、關鍵
反義詞:細節、瑣碎、次要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