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飽祿的意思、飽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飽祿的解釋

飽享俸祿。 明 唐順之 《書<王氏傳家錄>後》:“雖然,裂土之封孰與詩書之澤之可以長久使其子孫飽祿?而驕佚孰與使其子孫苦約而思以自立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飽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飽享俸祿,即充分享受官職帶來的俸祿待遇。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飽”(充分、滿足)和“祿”(古代官吏的俸祿)組合而成,字面指長期穩定地獲得豐厚俸祿,多用于形容官員或士族階層享有的經濟保障。

  2. 出處與語境
    源自明代唐順之《書<王氏傳家錄>後》:“裂土之封孰與詩書之澤之可以長久使其子孫飽祿?”此處通過對比“裂土封侯”與“詩書傳家”兩種傳承方式,強調文化教育對家族長期維持祿位的意義。

  3. 延伸内涵
    除字面含義外,該詞隱含對依賴俸祿而缺乏進取心的批判。例如原文中反問“驕佚孰與使其子孫苦約而思以自立也?”,指出單純追求俸祿可能導緻子孫驕奢,反不如清貧環境更能激發自立精神。

  4. 現代使用場景
    當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文研究或曆史文獻分析,常作為探讨古代官僚制度、家族傳承的例證。

“飽祿”一詞既反映古代官員的經濟狀态,也承載對世襲俸祿制度的反思,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其褒貶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飽祿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

飽祿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吃飯飽足、領取薪水或者說是工資。該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食字旁,右邊是祿字旁,總共有13畫。飽祿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背景。

在古代,人們的生活很簡單,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吃飽飯。因此,飽字的意思就是吃飯飽足,而祿字則代表着一份報酬,也就是工資。所以,飽祿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吃飯飽足并獲得工資。

關于飽祿的繁體字,它的寫法是飽祿。在繁體字中,飽的形狀更加複雜一些,但意思和簡體字是一樣的。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飽祿這個詞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祿字的上面還有一個叫包字旁的部首,表示吃飯的意思。這種寫法保留了更多關于吃飯的意象。

例句:
1. 他吃得飽飽祿祿,心滿意足地開始工作了。
2. 她一直努力工作,終于得到了應有的飽祿。

飽祿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其他詞組,如:
1. 飽食終日:吃得飽飽的一天。
2. 祿位高升:工資不斷增加,地位得到晉升。

與飽祿相關的近義詞有工資、薪水、薪俸等。反義詞則可以是饑餓、貧困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