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膺的意思、拂膺的詳細解釋
拂膺的解釋
氣逆胸臆。極言憤怒。 宋 嶽珂 《桯史·黃潛善》:“ 維揚 渡 江 ,以覆餗賜罷。迹其媕阿患得之心,蓋已見於在庶僚時矣,遺臭千載,言之拂膺。” 宋 王明清 《揮麈馀話》卷二:“鍛煉雖極,而不得實情,的見誣罔,孰所為據?而遽皆處極典,覽之拂膺!”
詞語分解
- 拂的解釋 拂 ú 拭,撣去:拂拭。拂塵。 輕輕擦過:拂曉。春風拂面。微風拂煦。 甩動,抖動:拂袖而去。 違背,不順:忠言拂耳。拂逆。 拂 ì 古同“弼”,輔助。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膺的解釋 膺 ī 胸:義憤填膺。 接受,承當:膺選(當選)。膺賞。膺受。榮膺。 讨伐,打擊:膺懲。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拂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因語境不同存在兩種主流解釋,需結合具體用法區分:
一、古典文獻中的含義(多指憤怒)
基本解釋:氣逆胸臆,形容極度憤怒的情緒。
來源依據:該釋義多見于宋代文獻引用,例如:
- 宋·嶽珂《桯史·黃潛善》提到“遺臭千載,言之拂膺”,表達對奸臣的憤慨。
- 宋·王明清《揮麈馀話》中“覽之拂膺”也用于形容看到冤案後的激憤。
二、現代引申義(可表悔恨)
擴展解釋:拍打胸部,引申為因過錯而産生的悔恨、懊悔。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對自身行為或結果的深切自責,如“他因決策失誤拂膺長歎”。
辨析建議:
- 古典語境優先采用“憤怒”義,常見于曆史、文言文解讀。
- 現代用法可能傾向“悔恨”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如需更精準解讀,可提供具體例句或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拂膺(fú yīng)是一個漢字詞,它的意思是拍打胸部以示悔過和内疚的表達。該詞的拆分部首是手部偏旁“扌”和心部偏旁“⺗”,總計6個筆畫。拂膺一詞來源于古代中國史書《史記》中《武王伐纣平亂》篇,描述了周武王拍打胸部、表達懊悔之情的場景。
在繁體字中,拂膺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拂膺」。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拂膺的古字形為「拊胷」,是用手拍打胸部的動态表現。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拂膺悔過,決心改過自新。”
拂膺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不同的詞語,比如拂袖躊躇(意思是擺袖子表達猶豫不決)、擊膺歎息(表示悲痛哀歎)等。
拂膺的近義詞包括悔過、懊悔、自責等詞語,而反義詞則可能是不懊悔、不内疚等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