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略的意思、豹略的詳細解釋
豹略的解釋
古代兵書《六韬》中有《豹韬》篇,後因以“豹略”指用兵的韬略。 北周 庾信 《從駕觀講武》詩:“豹略推全勝,龍圖揖所長。” 後蜀 何光遠 《鑒戒錄·判木夾》:“深明豹略,精究龍韜。” 宋 蔡戡 《水調歌頭·送趙帥鎮成都》詞:“趁良時,攄豹略,勇聲歡。” 清 錢謙益 《廣西道監察禦史遊士任父讓先贈文林郎加贈廣西道監察禦史仍前階制》:“奮戈夷膚,出傳家豹略之書。”
詞語分解
- 豹的解釋 豹 à 哺乳動物,能上樹,常捕食鹿、羊、猿猴等,毛皮可制衣、褥:豹頭環眼(形容人面目威嚴兇狠)。未窺全豹。 姓。 筆畫數:; 部首:豸; 筆順編號:
- 略的解釋 略 大緻,簡單,不詳細:大略。簡略。粗略。略微。略有所聞。略知一二。 省去,簡化:省略。忽略。其餘從略。 簡要的叙述:史略。要略。事略。 計謀:方略。策略。戰略。 搶,掠奪:侵略。攻城略地。 詳 筆
網絡擴展解釋
“豹略”是一個源自古代軍事典籍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
基本釋義
該詞最早出自兵書《六韬》中的《豹韬》篇,後引申為用兵的謀略或戰術智慧。例如北周庾信《從駕觀講武》詩雲:“豹略推全勝,龍圖揖所長”,即贊頌軍事才能卓越。
-
引申義與曆史用例
- 統兵者名號:唐代《新唐書》記載,朱滔曾将左右将軍命名為“虎牙”“豹略”,軍使稱“鷹揚”“龍骧”,此處“豹略”代指高級将領的稱號。
- 贊譽軍事才能:後蜀何光遠《鑒戒錄》中“深明豹略,精究龍韬”一句,進一步将“豹略”與“龍韬”并提,強調對兵法的精通。
-
現代應用示例
在文學或口語中,可借“豹略”形容策略高明,如“事業龍韬豹略,步步高升”。
“豹略”既指古代軍事理論,也用于贊頌軍事才能或作為将領的稱號,兼具曆史與文學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豹略(bào lüè)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豹”是一個意思是“美麗的猛獸”的部首,代表着一種動物;而“略”是一個意思是“簡略”或者“摘要”的部首,代表着一種行為。
在拆分部首和筆畫方面,可以把“豹”字拆分為“⺍”和“八”兩個部首,它總共有5個筆畫;而“略”字可以拆分為“田”和“刂”兩個部首,它總共有8個筆畫。
《豹略》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在古代,豹是一種力量和美麗的象征,往往被用來形容英勇和威猛的人。而略字則始于漢代,表示提煉、概括或者删減的動作,常用于表示摘要或者簡化的意思。因此,《豹略》一詞的含義可以解讀為“表達了一種通過簡略或概括的方式展現出豹的威猛和優美”的意思。
關于繁體字,“豹略”在繁體字中保持了和簡體字相同的形式,沒有發生變化。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人們通常使用類似草書的字體書寫漢字。因此,“豹略”的古代寫法可能會有所差異,但整體形狀和結構沒有太大變化。
以下是一些關于“豹略”的例句:
1. 他的作品以其豹略的筆觸,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與力量。
2. 雖然這部電影隻是對曆史事件略作了豹略的叙述,但卻很好地表達了主題。
通過組詞,我們可以創造一些和“豹略”相關的詞彙,如:豹爪、略圖等。
在近義詞方面,一些相似的詞彙包括:豹貓、豹子、豹紋。這些詞彙都與“豹”有關,但具體意思可能有所區别。
至于反義詞,“豹略”本身并沒有明确的反義詞。然而,如果我們從概念上考慮,與“豹略”的概念相反的詞可能是“詳述”或者“詳盡”,這些詞與“簡略”相對立。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