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撫存恤。《墨子·尚同中》:“助之言談者衆,則其德音之所撫循者博矣。”《梁書·康絢傳》:“除振威将軍、 華山 太守。推誠撫循,荒餘悅服。” 唐 顔真卿 《謝浙西節度使表》:“即當繕修甲兵,撫循将士,觀察要害,以備不虞。” 章炳麟 《山陰徐君歌》:“明明我君,夙夜勞勤。撫循士卒,莫不懷仁。”
“撫循”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fǔ xún,其核心含義為安撫、慰問,同時包含細緻關懷和引導的意味。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通過溫柔、耐心的方式對待人或事物,強調安撫存恤、悉心照料。例如《墨子》中提到“德音之所撫循者博矣”,體現廣泛安撫的意涵。
詞源解析
使用場景
例句參考
近義擴展
與“慰薦撫循”相關,表示安慰與撫慰的結合,但“撫循”更側重主動的引導和長期照料。
“撫循”既是一種行為方式,也是一種治理或教育理念,融合了情感關懷與策略性引導,適用于需要穩定人心、細緻管理的場景。
撫循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撫和循。
撫的部首是手,它包含了四個筆畫;而循的部首是彳,它包含了七個筆畫。
撫循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古代的《詩經·小雅·巷伯》中有一句:“顧蒙德輔, 還之初度,還之衣裳。”其中的“蒙德輔”就表示了撫循的意思,即輔佐、幫助、撫慰。
在繁體字中,撫循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的寫法略有不同,以西漢簡牍文字為例,可以看到撫循的寫法為“撫1 +旬4”,将手的部分寫作“撫”,将循的部分寫作“旬”。這種寫法也表現了手撫循循的意象。
以下是一些使用撫循的例句:
1. 在困境中,得到朋友的撫循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2. 撫循孩子的頭發可以給他們帶來安慰和溫暖。
和撫循相關的組詞有:安撫、撫慰、撫育等。 這些詞語都表達了安撫、慰藉和教育的意思。
撫循的近義詞可以是:安慰、慰問、撫慰等。這些詞語都強調了對他人情感上的撫慰和安慰。
撫循的反義詞可以是:冷漠、冷淡、無情等。這些詞語則表示了對他人冷淡和漠不關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