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符台的意思、符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符台的解釋

明 制,中央官署設有尚寶司,掌管寶玺、符牌、印章及其使用,别稱符台。 明 何景明 《送慈溪劉伯雨之南京尚寶卿》詩:“拔擢符臺始,聲名禮部遐。” 明 李東陽 《送楊尚寶充靖江府冊封副使》詩:“秘閣三千卷,符臺二十年。”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一·玺丞改吏部》:“唯 嘉靖 末年,北 直隸 人 穆文熙 以璽丞調吏部郎…… 福建 蔣時馨 繼之。然而 穆 以計典外謫, 蔣 為文選正郎被劾削籍,兩人皆不復振,固不如安於符臺,坐緻榮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根據現有權威漢語工具書查證,"符台"一詞在《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主流辭書中均未被收錄為獨立詞條。其含義需從構詞語素角度進行拆解分析:


一、字義溯源

  1. 本義指古代朝廷傳達命令的憑證,後引申為标記、象征。《說文解字》釋:"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 如兵符、符節等,均強調其憑證功能 (《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

  2. 原指高而平的建築(如亭台樓閣),後衍生為官署名(如禦史台)或敬辭(如台鑒)。《康熙字典》注:"台,官署曰台" (中華書局影印本)。


二、組合詞推測義

結合語素可推測"符台"可能的兩種含義:

  1. 文書機構代稱

    古代與符節相關的官署(如唐代有"符寶台"),可能簡稱"符台",職能為掌管印信文書(參考《唐六典》中符玺郎職掌)。

  2. 道教術語

    道教文獻中"符"指符箓,"台"可指法壇,組合或指繪制符咒的法台(如《道藏》載"靈符書于玉台")(《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三、查證結論

因缺乏權威辭書收錄,建議使用者提供具體語境。若需精準釋義,可進一步查閱:

注:以上分析基于漢語語素規則及曆史文獻用例,若您有具體出處或上下文,可提供以便深度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符台”是明代官制中的特定稱謂,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符台是明代中央官署尚寶司的别稱,主要負責掌管皇帝的寶玺、符牌、印章等信物,并監督其使用規範。這一機構直接服務于皇權,職能涉及國家重要文書的籤發與認證。

2.職能與地位

3.文獻例證

明代文獻中多次提及符台,例如:

4.引申含義

在部分語境中,“符台”被引申為官員職權或職務的象征(如查字典解釋的“印章與文書”),但此用法更偏向文學比喻,非制度本義。

“符台”是明代特有的官署名稱,專指尚寶司,職能涉及國家信物管理。其名稱體現了古代行政體系中符號權力的集中化特征。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明史·職官志》或相關典章制度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排罷咧卑手刀步雪履穿藏傳佛教摛詞臭名昭著床帳粗紗搭剌大廷廣衆诋戲父宗幹食官不威牙爪威鬼星谷物孤雲行思坐憶號頓浩眇橫汾什宏休簡罷借潤敬恭桑梓鏡沼鸠奪鵲巢拒收開弘礦苗牢蔬濂洛路福旅竄馬舄盟要妙道秘印旁訟培風前委遷滞清節裡勸防屈蟠人徒三山股靸鞵水犀手説唱文學肅機屠母晚爨烏鸢遐福相返協定邪交葉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