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授的意思、付授的詳細解釋
付授的解釋
(1).囑托授予。《晉書·羊祜傳》:“取 吳 不必須臣自行,但既平之後,當勞聖慮耳。功名之際,臣所不敢居。若事了,當有所付授,願審擇其人。” 唐 元稹 《南陽郡王贈某官碑文銘》:“在昔 徐 師,知於 南陽 ,付授兵柄, 渦 俾為防。”
(2).謂傳授。 宋 劉克莊 《滿江紅·四首并和實之》詞之三:“上帝照臨忠義膽,老師付授文章脈。” 清 戴名世 《老子論下》:“ 孔子 適 周 ,見 老子 ,其叮嚀付授不過數語而 孔子 嘆美之。其後所著書上下篇,大抵不出此數語之中。”
詞語分解
- 付的解釋 付 ù 交,給:支付。托付。付款。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付訖。付出。付與。付之一笑。付諸東流。 量詞,指中藥(亦作“服”):一付藥。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授的解釋 授 ò 給,與:授予。授權。授命。授獎。授旗。授銜。授意。 教,傳給:授業。 受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付授”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義指交付、授予,通常用于正式或官方的語境,表示将權力、職責、物品等正式轉交給他人。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古籍用例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 交付與授予: 指将事物(如官職、權力、任務、物品等)正式地交給或授予某人。強調動作的正式性和轉移的完成性。
- 引證來源: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收錄該詞,釋義為“付與;授與”。
二、古籍引證與用法分析
- 授予官職/權力: 指正式任命或賦予權力。
- 例句: “诏書付授,常及尊親。” (《後漢書·李固傳》)
- 釋義: 诏書(皇帝的命令)授予(官職或權力),常常惠及(臣子的)父母尊親。
- 來源: 範晔《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交付物品/任務: 指将具體物品或任務交予對方。
- 例句: “所有家財田産,一一付授分明。” (此例為概括古籍常見用法,多見于古代契約、文書或叙事)
- 釋義: 所有的家産和田地,都逐一清楚地交付(給指定的人)。
- 來源: 此類用法在《宋書》、《唐律疏議》等史書律令及古代白話小說(如“三言二拍”)中可見其意。
三、用法特點與辨析
- 正式性: “付授”多用于官方文書、法律文件、曆史記載或莊重場合,表示鄭重其事的交付或授予。其正式程度高于一般的“交給”或“給予”。
- 對象: 對象多為重要的、抽象的事物(如官職、權力、使命)或需要明确權屬轉移的具體財産。
- 與現代詞彙差異: 在現代漢語中,“付授”已極少使用,其含義主要由“授予”、“交付”、“賦予”、“移交”等詞承擔。例如“授予學位”、“交付任務”、“賦予權力”、“移交財産”。
四、現代工具書收錄情況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未收錄“付授”詞條,印證了其作為古語詞在現代漢語中的消亡。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收錄該詞,釋義為“交給;授予”,并提供古籍例句佐證。
“付授”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境和正式色彩的文言詞彙,其本質含義是“正式地交付或授予”,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權力、職責、財産等重要事項的轉移。
網絡擴展解釋
“付授”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ù shòu,包含以下兩個主要義項:
1. 囑托授予
指将事務、權力或責任鄭重托付給他人。這一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例如:
- 《晉書·羊祜傳》中提到,羊祜在平定吳國後,建議“當有所付授,願審擇其人”,強調需謹慎選擇受托者。
- 唐代元稹的《南陽郡王贈某官碑文銘》中,以“付授兵柄”描述兵權的移交過程。
2. 傳授
指學問、技藝等的傳承。例如:
- 宋代劉克莊在《滿江紅》詞中寫道:“老師付授文章脈”,體現對文章精髓的承襲。
- 清代戴名世在《老子論下》中提及,孔子與老子會面時,老子僅以寥寥數語完成“叮咛付授”,而孔子對此深表贊歎。
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鲌鮮北面冰結不剌剌餐霞子琛冊塵點串掇皴法道韻悼灼怛傷堞壘斷死二仲方俗鈎股犷烈關西孔子跪禮孤清皇組滑梯祭地饑厄急瀾進進出出勁猛酒皶鼻覺星獠徒靈香林濠馬箠蒙瞶南真娘殺曲糁染濡榮慕柔藍三寸弱翰三要時绌舉赢祏室濕濕水運說義歲鑰塌落天津條約萬寳畏龍五色瓜仙部相基相煎下雨諧诨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