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聽命的意思、俯首聽命的詳細解釋
俯首聽命的解釋
[bow down to obey submissively] 低着頭聽從命令。形容馴服順從
詞語分解
- 俯首的解釋 ∶低下頭俯首做畫 ∶比喻順從俯首聽命詳細解釋.低頭。 漢 賈誼 《新書·過秦上》:“ 百粵 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史記·太史公自序》:“ 遷 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
- 聽命的解釋 ∶聽從命令;聽從上級或長輩的話 ∶聽天由命;聽其自然 詳細解釋猶從命。《禮記·祭義》:“進退必敬,如親聽命。”《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鄭 之人入 滑 也, 滑 人聽命。”《孔子家語·哀公問政》:
專業解析
俯首聽命
指低着頭聽從命令,形容人馴服順從、毫無反抗地接受支配。該成語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 行為姿态(“俯首”):低頭表示謙卑或屈服;
- 态度表現(“聽命”):無條件服從指令,隱含被動或被迫的意味。
詞性特征
- 詞性:動詞性成語,含貶義色彩,多用于描述喪失自主性的順從行為。
- 語法結構:連動式(先“俯首”後“聽命”),強調動作的連貫性與依賴性。
權威出處與引用
- 《漢語大詞典》 明确釋義為“形容恭順服從” ;
- 《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指出其引申義為“完全聽從他人支配”,常見于封建語境中下級對上級的絕對服從 。
近義與反義詞
- 近義詞:唯命是從、馬首是瞻、言聽計從;
- 反義詞:桀骜不馴、分庭抗禮、針鋒相對。
應用場景
- 曆史語境:舊時多形容臣民對君主、仆從對主人的順從關系(如《宋史》載“俯首聽命,恬不知恥”);
- 現代用法:可批判無原則的盲從行為(例:“面對強權,他選擇俯首聽命”)。
語義演變
從具象的身體動作(低頭)延伸至抽象的精神服從,反映傳統社會等級觀念對語言的影響,現代使用中更側重對喪失獨立性的批判。
來源:
- 《漢語大詞典》(第一版),第1588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成語大詞典》,第386頁,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俯首聽命”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低着頭聽從命令,形容人馴順、恭順服從的樣子。
- 核心字詞:
出處與演變
- 最早記載:出自《舊五代史·杜重威傳》,描述将領們因主将投降而被迫順從的場景。
- 其他文獻:宋代範浚《香溪集·巡幸》提到劉邦通過掌控兵權使部下“俯首聽命”,進一步強化了該詞在權力關系中的使用背景。
用法與語境
- 語法結構:連動式,可作謂語、賓語、定語。
- 感情色彩:貶義,多用于批判無原則的順從或喪失自主性。
- 適用場景:常見于描述下級對上級、弱者對強者的絕對服從,或諷刺盲目聽從權威的行為。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俯首帖耳、唯唯諾諾、低眉順眼。
- 反義詞:桀骜不馴、針鋒相對、據理力争。
例句參考
- 蔡東藩在《民國通俗演義》中寫道:“大家俯首聽命,毫無異言”,展現集體順從的場景。
- 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說中描寫:“一個人能忍耐若幹年,俯首聽命,卻因瑣事突然爆發”,反映壓抑後的反抗。
該成語強調被動服從,隱含對缺乏獨立性的批判。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于中性或褒義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包青天壁挂冰雕秉鈞衡碧沙猜間擦拭長書醇潔疵愆墊發颠骨子訂辨鬥轉星移亸剝反報方概繁膴馮心宮孫管靴皓然夾介劍樹夾食基本粒子疾快記清峻阪鹽車開箱倒籠康逵口出大言口勁嶺嶙龍舌草緑琴漫滅明駝使輗軏蟠桃會拼死拼活破臉黔驢之技清浄青胖勤切棄天失勢食茱順接搨畫天人際土铛脫稿剜改文格污僈夏安居閑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