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受的意思、膚受的詳細解釋
膚受的解釋
(1).見“ 膚受之愬 ”。
(2).比喻淺薄,造詣不深。《文選·張衡<東京賦>》:“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 薛綜 注:“膚受,謂皮膚之不經於心胸。”
詞語分解
- 膚的解釋 膚 (膚) ū 肉體表面的皮:皮膚。肌膚。切膚之痛。體無完膚。 表面的,淺薄的:膚淺。膚泛。 大:“薄伐猃狁,以奏膚公”(“膚公”即“大功”)。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 受的解釋 受 ò 接納别人給的東西:接受。感受。受精。受權。受托。受降。受益。受業(a.跟隨老師學習;b.學生對老師自稱)。受教。受領。受聘。受理。 忍耐某種遭遇:忍受。受苦。受制。受窘。受累(受到勞累)。 遭
網絡擴展解釋
“膚受”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指急切或表面的感受
- 源自《論語·顔淵》中的“浸潤之谮,膚受之愬”,其中“膚受之愬”比喻像皮膚感受到疼痛一樣直接的申訴或控訴,形容急切的訴求或淺表的感知。
- 後引申為“親身感受”,強調直觀的體驗,但未深入内心(如《東京賦》中“末學膚受”指學問浮于表面)。
2.比喻學識或見解淺薄
- 漢代張衡《東京賦》提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薛綜注解為“皮膚之不經於心胸”,即學問或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刻性。
- 現代用法中,也可引申為“受到傷害或困擾”,但此意較少見于經典文獻。
- 古典語境:側重“表面感知”和“學問淺薄”兩種含義。
- 現代引申:可指心靈或身體受傷害(需結合具體語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論語》《文選》等古籍,或查閱漢典、辭海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膚受(fū shòu)是一個詞語,指的是皮膚所遭受的事情或者受到的刺激。拆分部首和筆畫是“⺝”和“又”,共有兩筆。膚受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用于描述皮膚受傷或遭受外部刺激的情況。在繁體字中,膚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時候,寫“膚受”這個詞的漢字曆來不變。這個詞可以用在句子中,例如:“由于觸電,他的膚受到了嚴重的燒傷。”。
與膚受相關的其他詞語包括:皮膚損傷、創傷、破損等。膚受的反義詞可能是皮痛,即皮膚感到疼痛或不適。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