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ook down at]∶從高處往下看
從窗戶可以俯視下面的院子
(2) [survey]∶從高處或居高臨下的地方向下看
靜靜地俯視他們下面的如畫美景
向下看。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俯視崝嶸,窐寥窈冥。” 宋 王安石 《化城閣》詩:“俯視 大江 奔,茫茫與天平。” 巴金 《秋》二四:“他們從欄杆上俯視下面,也看不見輝煌的燈光。”
頫視:1.猶俯視。低頭看。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中坐垂景,頫視流星。” 清 鈕琇 《觚賸·孟謀絕句》:“﹝ 康孟謀 《題莊襄王墓》詩:﹞ 莊襄 塚并白雲齊,頫視 長安 萬井低。”
(2).引申為超群出衆。 清 洪亮吉 《北江詩話》卷三:“以 韓文公 ( 韓愈 )之頫視一切,而必諄諄曰:‘凡為文辭,宜畧識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下·綠雪堂集》:“ 王笠舫 先生《緑雪堂集》,驚才絶艷,頫視一時。”
頫眡:猶俯視。 漢 張衡 《思玄賦》:“據 開陽 而頫眡兮,臨舊鄉之暗藹。”
“俯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
字面含義
指從高處向下看,強調物理空間的視覺角度。例如:“站在山頂俯視整個城市,燈火璀璨。”
引申義
在抽象語境中,可表示一種居高臨下的态度或視角,常帶有主觀評判的色彩。例如:“他以俯視的姿态批評他人,顯得缺乏同理心。”
近義詞與反義詞
使用場景與情感色彩
語法與搭配
通常作動詞,後接對象(如“俯視衆生”“俯視下方”)。可與“目光”“角度”等詞搭配,如“俯視的目光充滿威嚴”。
注意:與“俯瞰”的區别在于,“俯視”更傾向主觀視角,而“俯瞰”多用于客觀描述(如“俯瞰圖”)。在表達平等或尊重時,應避免使用帶有貶義傾向的“俯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