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迂腐的儒生。《後漢書·李固傳》:“卿曹何等腐生,公犯詔書,幹試有司乎?” 清 黃宗羲 《戴西洮詩文題辭》:“所接不過腐生末學,所讀不過毛頭制義。”
(2).一些微生物的生活方式。它們靠分解有機物或已死的生物體以維持生活,如大多數的黴菌、酵母菌、細菌等。
“腐生”是一個生物學概念,指生物通過分解有機物或已死亡的生物體來獲取營養的生存方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腐生生物(Saprophytic organisms)以動植物殘體、腐爛組織或有機物為營養來源,屬于生态系統的分解者。這種營養方式在黴菌、細菌、酵母菌及部分高等植物(如蘑菇、木耳)中常見。
腐生生物通過分解有機物,促進碳、氮等元素的循環,維持生态系統的物質平衡。例如,土壤中的腐生菌能将枯枝落葉轉化為腐殖質。
在古籍中,“腐生”曾指思想陳腐的讀書人(如《後漢書·李固傳》中的用法),但這一含義在現代已極少使用。
腐生與寄生不同:腐生生物依賴已死亡的有機物,而寄生生物從活體宿主獲取營養。例如,蘑菇是腐生,而冬蟲夏草屬于寄生。
腐生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分别為“⺼”和“生”。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這個部首表示肉,它是由“⺈”(廠字底)和“㇔”(橫鈎)組成的。底下的“㇔”代表肉的内部組織,象征着腐爛的狀态。
而“生”則表示生命,由于底下的“一”代表一根細長的脊柱,而上面的“生”字代表着生命的脈絡。
因此,腐生這個詞意味着事物在腐爛的條件下産生新的生命。
腐生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模糊,但大緻可追溯到《莊子·逍遙遊》:“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人之非我者,其唯聖人乎!”其中的“物之情也”可理解為物質間的相互作用産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而腐生便是這其中一種變化。
繁體字的腐生是「腐生」,與簡體字的寫法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的寫法有所不同。在《說文解字》中,腐生的寫法為“舁+肉+一”,其中“舁”是指人将木料擡着走的形象,表示運載。而“肉”代表腐爛,最後的“一”則代表事物的衍生。
例句:
1. 這種菌類能在潮濕的環境中腐生出新的生命形式。
2. 這片枯葉變成了保護植物腐生的肥沃土壤。
組詞:腐爛、生機、生長、腐化、生生不息等。
近義詞:腐化、腐爛。
反義詞:繁榮、興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