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歌的意思、赓歌的詳細解釋
赓歌的解釋
酬唱和詩。 唐 李白 《明堂賦》:“千裡鼓舞,百寮賡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愛推同氣了良緣,賡歌一絶于歸樂。” 鄭觀應 《盛世危言·議院》:“ 中國 歷代帝王,繼統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籲咈賡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見。”
詞語分解
- 赓的解釋 赓 (賡) ē 繼續,連續:赓續。赓韻(依照别人詩詞的用韻做詩詞)。 抵償,補償。 姓。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 歌的解釋 歌 ē 唱:歌唱。歌詠。歌頌。歌壇。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 能唱的文詞:唱歌。歌譜。歌詞。歌訣。民歌。詩歌。歌行(妌 )(舊詩的一種體裁,音節、格律比較自由)。詩言志,歌詠言。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赓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赓歌”讀作gēng gē,本義為酬唱和詩,即通過詩歌或文辭互相應答、延續創作,形成藝術上的共鳴。
- 字義解析:
- 赓:延續、繼續;
- 歌:詩歌、文辭;
- 合指以詩歌形式延續他人的創作,或形容詩文風格華美悠揚。
二、典故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虞書·益稷谟》,記載了舜帝與大臣臯陶的唱和場景:
乃赓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意為:君主賢明,臣子忠良,萬事安康)。
此處“赓歌”體現君臣以詩歌互答、表達治國理念的傳統。
三、後世應用
- 文學創作:
唐代李白《明堂賦》中“千裡鼓舞,百寮赓歌”,形容百官以詩歌應和帝王。
- 社會活動:
明代《初刻拍案驚奇》及清代鄭觀應《盛世危言》均用“赓歌”描述雅集唱和或政治場合的文辭互動。
四、現代用法
現多用于形容優美詩文的延續性創作,或贊美詩、歌、文中悠揚和諧的意境。例如:“這場詩會以赓歌形式展開,衆人相繼賦詩,文采斐然。”
參考來源
可進一步查閱《尚書》原文、李白《明堂賦》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赓歌》是一個中文詞語,它的意思是“持續不絕的歌聲”或“傳頌的歌曲”。下面是關于《赓歌》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赓歌》由“走”和“歌”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走”的部首是“走”,筆畫數是7;“歌”的部首是“欠”,筆畫數是9。
來源:《赓歌》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古代詩文和音樂中的常用詞彙逐漸演變而來的。
繁體:《赓歌》的繁體字寫法是「賡歌」。
古時候漢字寫法:關于《赓歌》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語言和文字經曆了演變和變化。然而,根據現有的文獻和記錄,我們無法獲得确切的古漢字寫法。
例句:這個赓歌傳誦了幾百年,至今仍然在人們的口中流傳。
組詞:赓赓歌聲、久久赓歌、赓歌傳世
近義詞:贊歌、頌歌、歌頌
反義詞:沉默、寂靜、無聲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