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更定的意思、更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更定的解釋

改訂;修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説皆自 賈生 發之。” 宋 曾鞏 《請令長貳自舉屬官劄子》:“臣伏以陛下,本原《周禮》,參之以有《唐六典》之書,考諸當世之宜,裁以聖慮,更定官制,以幸天下。” 清 恽敬 《答鄧鹿耕書》:“古者文人集中所刻,時與石本不同,皆由年力俱進,積漸更定,故緻如此。”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五篇:“文詞與百回本幾無别,特於字句稍有更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更定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均體現其"變更、修正"的核心語義:


一、修訂;改訂

指對典籍、律法、文書等文本内容的系統性修改。

典籍例證:

《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講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後引申律法修訂稱"更定")

現代用例:古籍整理中常需更定訛誤,如校勘《論語》版本時更定錯簡。


二、重新确定;調整

強調對制度、規劃等抽象事物的重新設定。

典籍例證:

《宋史·職官志》:"元豐官制行,更定品秩。" 指宋神宗時期對官職等級的重新厘定。

現代用例:城市規劃方案因人口變動需更定區域功能劃分。


三、校訂改正

側重對細節錯誤的勘正,常見于文獻考據領域。

典籍例證:

清代《康熙字典·凡例》:"舊本音訓每多冗誤,今更定精切。"

現代用例:學術論文引用古籍時,需更定原文中的印刷訛字。


語源解析:

"更"(gēng)本義為"變更","定"指"确立",複合後強化"通過修改達成新标準"的動作性,屬中古漢語并列式構詞,沿用至今仍具書面語色彩。

權威參考:

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及曆代典籍用例,語義演變脈絡清晰,例證嚴謹。

網絡擴展解釋

“更定”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進行解析,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動詞含義:修訂、改訂

指對已有内容進行修改或調整,常見于法律、制度等正式文本的完善過程。例如:

二、名詞含義:時間概念

特指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中的“初更以後”,即晚上八時左右。例如:


注意:部分文獻對“更定”的時間解釋存在差異(如淩晨、初更後等),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史記》《陶庵夢憶》等原文或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安西都護府葆羽椑榼逼勸補色阊阖門猖披池台舛錯觸地號天初賽大官達噜噶齊電熱鍋弟長斷火斷夢敦行獨完飛燕槁工颃颡拫隔黃曆鹄子将慎椒盤玑貝驚天地泣鬼神寂天寞地機織布巋峗鵾弦累旬連枝花末師男高音甯殷牌位朋俦皮夾潛邸屈曲日録三朔色覺上不上,下不下善祥赦恩勝幡拾踴順步碩大驷不及舌碎花體敵同晷朣朣枭首示衆心浮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