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軌的意思、格軌的詳細解釋
格軌的解釋
格調軌範。 明 徐祯卿 《談藝錄》:“詩貴先合度,而後工拙。縱橫格軌,各具風雅……諸詩固自有工丑,然而并驅者,託之軌度也。”
詞語分解
- 格的解釋 格 é 劃分成的空欄和框子:格子紙。方格兒布。 法式,标準: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資格。 表現出來的品質:格調。風格。人格。國格。性格。 阻礙,隔閡:格格不入。 擊,打:格鬥。格殺。 推究:格
- 軌的解釋 軌 (軌) ǐ 車子兩輪之間的距離,其寬度為古制八尺,後引申為車轍。 一定的路線:軌迹。軌轍(車輪行過留下來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過的道路或做過的事情)。 應遵循的規則:軌度(?)(法度)。軌範(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格軌”是一個漢語詞語,多用于文學或藝術評論中,指代既定的規範或風格标準。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格軌:意為“格調軌範”,即藝術創作或文學作品應遵循的規範、法度或風格框架。該詞由“格”與“軌”兩字組合而成:
- 格:指規格、格式、品質或風度(如“格局”“人格”等)。
- 軌:原指車輪痕迹,引申為規則、法度或秩序(如“正軌”“越軌”等)。
2.出處與用法
- 最早見于明代徐祯卿的《談藝錄》:“詩貴先合度,而後工拙。縱橫格軌,各具風雅……”。此處強調詩歌創作需先符合規範,再追求精妙,不同風格的“格軌”可展現獨特美感。
3.應用場景
- 多用于文學批評或藝術理論中,表示對創作形式和内容的約束或标準。例如,評論某作品“縱橫格軌”即指其突破了傳統規範,但仍保持藝術性。
4.補充說明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主要見于古典文獻或學術讨論。如需了解更具體語境,可參考《談藝錄》原文或相關文學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格軌(gé guǐ)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規矩”或“标準”。現在讓我們來拆分一下這個字的部首和筆畫。它的部首是“十”字,表示十字形狀,而它的筆畫數目是11畫。格軌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曆史。在繁體字中,格軌的寫法是「格規」。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它的意思和發音仍然是相同的。這個詞可以用在各種句子中,例如:“請你按照公司的格軌來完成這個任務。” 格軌的近義詞可能包括“規範”或“準則”,而它的反義詞可能是“不規範”或“不準則”。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