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戈與斧。亦泛指兵器。 元 吳師道 《吳禮部詩話》:“ 元厚之 《哀詩》雲:‘轉戰譙門日欲晡,空拳獨自把戈鈇。’”
“戈鈇”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戈鈇”指古代兩種兵器,即“戈”與“斧”的合稱,後泛指兵器。
2. 出處與例句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元代吳師道《吳禮部詩話》中引用的詩句:“轉戰谯門日欲晡,空拳獨自把戈鈇。”此處“戈鈇”代指武器,形容孤身作戰的情景。
3. 綜合解析
提示:由于該詞生僻,如需深入探究,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兵器圖鑒》等權威資料。
戈鈇(gē fū)是一個中文詞彙,由戈和鈇兩個字組成。戈指的是一種古代兵器,鈇指的是一種農具。這個詞可以指代戈和鈇,也可以泛指兵器和農具。
戈的部首是戈,它是一個漢字的部首之一,具有方向向右和斧頭的形狀。戈的筆畫數為4畫。鈇的部首是金,它是一個漢字的部首之一,表示與金屬有關。鈇的筆畫數為19畫。
戈鈇是兩個繁體字,其繁體形式分别為戈和鈇。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戈的寫法有時會有一些小變化,比如上面的橫杠可能會加長。鈇在古代寫法中有一種形式是寫成“鉞”,字形與現代寫法有所差異。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戈鈇這個詞:1. 武将手持戈鈇,勇猛地殺入了敵軍中。2. 農民使用戈鈇來耕種土地,勞作艱苦。
戈鈇可以組成一些詞語,例如:戈鈇交錯(形容戰争,鬥争激烈)、戈鈇無辜(形容某人無辜受害,冤假錯案)、戈鈇煞白(形容臉色蒼白,吓人)、戈鈇相見(形容敵對方相見,敵對的場面)等。
與戈鈇相關的近義詞有:兵器、器械、鋒利、農具等。戈鈇的反義詞可以沒有一個準确的單詞,可以根據上下文尋找相應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