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母親。 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一折:“見孩兒撒旖旎,放嬌癡,心鬧吵,眼乜嬉,打阿老,痛傷悲。”
(2).老妻對老夫的昵稱。《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劉翁 對阿媽道:‘女兒這幾日不哭,心下漸漸冷了,好勸他嫁人,終不然我兩個老人家守着個孤孀女兒,緩急何靠?’ 劉嫗 道:‘阿老見得是。’” 嚴敦易 注:“阿老,老年的妻對夫的一種暱稱,猶言老頭子。” 明 高明 《琵琶記·高堂稱壽》:“[淨笑介]阿老有得吃。[外]阿婆,這是子孝雙親樂,家和萬事成。”
“阿老”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代母親
多見于元曲等古典文學作品,例如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一折中“打阿老,痛傷悲”的用法,這裡的“阿老”即是對母親的稱呼。
老妻對老夫的昵稱
常見于明清小說,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中“阿老見得是”的對話,體現老年夫妻間的親昵稱謂。
需注意“阿老”與現代畫家阿老(原名老憲洪)無關聯,後者是20世紀人物,屬同名不同義的情況。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該詞含義。
阿老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表達對長輩或上年紀的人的尊稱。
阿老的部首是阜(阝),總共有8個筆畫。
阿老這個詞源于中國的民間語言,用于表示對年長者的敬稱。
阿老的繁體字為阿老。
在古代,阿老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1. 我向阿老請教了一些生活經驗。
2. 阿老為我們講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阿姨、阿伯、阿婆、阿公。
爺爺、奶奶、長輩。
孩子、晚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