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身的意思、保身的詳細解釋
保身的解釋
[save one's skin;make life secure] 保全自己
明哲保身
詳細解釋
保全自身。《莊子·養生主》:“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文選·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流不處兮。保身遺名,民之表兮。”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言人生能保其身,死有遺名,民之表也。” 明 李贽 《史綱評要·漢紀·成帝》:“ 班婕妤 不同輦,已難矣,復得保身之哲,難哉!”
詞語分解
- 保的解釋 保 ǎ 看守住,護着不讓受損害或喪失:保衛。保管。保健。保障。保密。明哲保身。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會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 維持原狀,使不消失或減弱:保持。保潔。保質。保墒。 負責:保證。
- 身的解釋 身 ē 人、動物的軀體,物體的主要部分:身軀。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樹身。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身世。獻身。 親自,本人:自身。親身。身教。身體力行。 統指人的地位、品德:出身。身分(坣 )。身敗名裂
網絡擴展解釋
“保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保全自身”,常與處世哲學相關聯。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溯源
-
基本定義
指通過謹慎行為或智慧策略避免災禍,以維護自身安全與利益。如《莊子·養生主》提到:“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強調順應自然規律以保全自身。
-
古典文獻引用
- 《詩經·大雅·烝民》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将“明哲”(明智)與“保身”結合,體現理性自保的智慧。
- 班固《幽通賦》稱“保身遺名,民之表也”,說明保全自身的同時留下美名,是為人表率。
二、語境與用法
-
積極含義
在道家思想中,“保身”是順應天道、避免無謂沖突的生存智慧,如莊子主張避開極端行為(“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
消極含義
現代常與“明哲保身”連用,暗含過度自我保護、缺乏擔當的貶義。例如:“官場中一些人選擇明哲保身,不願直言進谏”。
三、典型例句
- 古典用例
《莊子》中的“保身”與養生哲學結合,強調自然之道。
- 現代用例
如“遇到争議時,他總以保身為由保持沉默”,體現現實中的謹慎态度。
四、關聯概念
- 近義詞:自保、全身而退
- 反義詞:舍身取義、奮不顧身
“保身”既是一種傳統生存智慧,也可能因語境不同帶有褒貶色彩。其核心在于權衡自我保護與道德責任,需根據具體情境理解其深層意圖。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保身這個詞的意思:保身是指為了自己的安全和利益而采取行動或措施。
拆分部首和筆畫:保身的部首是保,筆畫數為9。
來源:保身一詞起源于中文,常用于描述個人在面臨風險、危險或困境時采取預防措施或保護自己的行為。
繁體字:保身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保身在古時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差異。
例句:為了保身,他決定離開那個危險的地方。
組詞:自保、保護、保安
近義詞:保命、自救、自保
反義詞:舍身、犧牲、冒險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