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诰章的意思、诰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诰章的解釋

皇帝給臣下封官授爵的诏令。 宋 王安石 《答戚郎中啟》:“重慶誥章,擢陞郎署,聞報之晚,裁賀未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诰章是古代官方文書的重要形式,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詞源與定義 "诰"字始見于《尚書》,原指帝王對臣屬的訓誡勉勵之辭,《漢語大詞典》指出其本義為"告谕"。章即篇章,二字合稱特指以帝王名義頒布的正式公文,常見于封贈、褒獎等場合,《中國文書大典》将其歸入"诏令文書"類别。

二、曆史演變特征

  1. 周代雛形:最早見于《周禮》記載的"诰命"制度,用于分封諸侯
  2. 唐宋鼎盛:據《唐六典》記載,诰章形成固定格式,需經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核
  3. 明清定制:《明會典》詳載五品以上官員封贈必用诰命文書

三、文學與制度價值 現存最完整的宋代《蘇轼诰章》原件(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顯示,這類文書包含:帝王玺印、受封者功績、封贈條款三個必備要素,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價值。《中國古代公文選注》評價其"骈散結合的文風體現了古代行政文書的文學高度"。

注:本文内容綜合參考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第3版)等權威文獻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诰章”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古代帝王诏令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诰章”指皇帝授予臣子官職或爵位的正式诏令。該詞由“诰”(帝王對臣民的訓誡或封贈文書)和“章”(正式文件)組成,體現其作為官方文書的權威性。

二、詳細解釋

  1. 功能與用途
    主要用于皇帝對臣子進行封賞、任命或晉升,如宋代王安石在《答戚郎中啟》中提到“重慶诰章,擢升郎署”,即通過诰章完成官職升遷的正式程式。

  2. 曆史演變

    • 最初專指帝王诏書,後逐漸擴展為泛指重要公文或公告;
    • 在明清時期,“诰命”制度更為系統化,诰章成為封贈官員及其家屬的正式憑證。

三、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書制度,可參考《宋史·職官志》或明清典章制度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白石先生幫帶傍費悲哀表蕝殘疾人活動日讒谮誠契楚頌單寒耽誤鼎亨發場光大販貼耕力割配詭數海琛渮澤鴻漢宏儒碩學畫地花姑還手浣衣局隳官檢用金剛禅寄生蟲坑埋坤垠例侪理生麓薮馬陵書樹門號面糊團内眷撇捩乾逼翹首企足蹺騰球壇求證戎級三平二滿神冊食蘋束誡屬郡舜華蕣顔宿歇挺确文言汙斥悟悔想兒像兒葉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