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章的意思、诰章的詳細解釋
诰章的解釋
皇帝給臣下封官授爵的诏令。 宋 王安石 《答戚郎中啟》:“重慶誥章,擢陞郎署,聞報之晚,裁賀未皇。”
詞語分解
- 诰的解釋 诰 (誥) à 古代帝王對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告誡,勉勵:自诰。诰誡。 帝王任命或封贈的文書:诰敕(官吏受封的文書)。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章的解釋 章 ā 歌曲詩文的段落:章節。章句。樂章。章回體。順理成章。斷章取義。 條目,規程:章程。章法。簡章。黨章。約法三章。 修理:雜亂無章。 花紋,文采:黑質而白章。 戳記:圖章。蓋章。 佩帶的身上的标志
網絡擴展解釋
“诰章”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古代帝王诏令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诰章”指皇帝授予臣子官職或爵位的正式诏令。該詞由“诰”(帝王對臣民的訓誡或封贈文書)和“章”(正式文件)組成,體現其作為官方文書的權威性。
二、詳細解釋
-
功能與用途
主要用于皇帝對臣子進行封賞、任命或晉升,如宋代王安石在《答戚郎中啟》中提到“重慶诰章,擢升郎署”,即通過诰章完成官職升遷的正式程式。
-
曆史演變
- 最初專指帝王诏書,後逐漸擴展為泛指重要公文或公告;
- 在明清時期,“诰命”制度更為系統化,诰章成為封贈官員及其家屬的正式憑證。
三、相關延伸
- 與“敕命”的區别:诰章通常用于五品以上官員的封贈,而敕命適用于六品以下,體現等級差異;
- 文學引用:古代文獻中常見該詞,如“诰章煌煌,禮樂森列”,強調其莊嚴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書制度,可參考《宋史·職官志》或明清典章制度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诰章》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诰章(gào zhāng)是指君王下達的重要文件、法令或谕令。它通常由國家或統治者發出,用于頒布命令、公布政策或宣布重大事件。
拆分部首和筆畫:
《诰章》這個詞由“讠”和“告”兩個部首組成。部首“讠”表示與言語或語言相關的意思,而部首“告”則表示告示或宣告的意思。根據這兩個部首的組合,我們可以推斷出《诰章》與言辭相關的文件、命令有關。
來源:
诰章這個詞最早是從古代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發展而來的。它起源于中國古代帝王所運用的制度,用以頒布重要文件、法令和谕令。在古代,诰章通常是君王親自寫作或授權官員代寫的,以表達統治者的意願和政策。
繁體:
《诰章》的繁體字是「誥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诰章》在古代的寫法是「誥章」。
例句:
1. 皇帝發下一道《诰章》,宣布了新的律法。
2. 這份《诰章》包含了對整個國家的重大決策。
組詞:
诰令、诰使、诰谕、宣诰、神诰
近義詞:
布告、法令、敕令、勅令
反義詞:
寬宥、寬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