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高誼的意思、高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高誼的解釋

(1) [friendship]∶敬稱别人對自己或他人的崇高的情誼

高誼薄雲

(2) [just act]∶崇高的信念或行為。也作“高義”

詳細解釋

(1).高深的義理。《公孫龍子·迹府》:“ 龍 與 孔穿 會 趙 平原君 家, 穿 曰:‘素聞先生高誼,願為弟子久,但不取先生以白馬為非馬耳,請去此術,則 穿 請為弟子。’”《漢書·董仲舒傳》:“子大夫明先聖之業,習俗化之變,終始之序,講聞高誼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 魯迅 《準風月談·“抄靶子”》:“‘壽頭碼子’雖然已經是‘豬’的隱語,然而究竟還是隱語,含有甯‘雅’而不‘達’的高誼。”

(2).指深明義理的人。 宋 蘇舜欽 《和韓三谒歐陽九之作》:“城南訪 永叔 ,共可豁蒙蔽……區區不憚遠,飢渴奔高誼。”

(3).崇高的道義;高尚的德行。 唐 劉長卿 《題冤句宋少府廳留别》詩:“從宦聞苦節,應物推高誼,薄俸不自資,傾家共人費。” 宋 曾鞏 《送關彥遠赴河北》詩:“ 子明 高誼衆人知,苗裔清材世所推。”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三·邢太仆》:“禦史素重公名,許之,竟為停察事,聽往治喪。至今 南氏 子孫感公高誼不忘。”

(4).深情厚誼。多用于敬稱别人的情誼。 宋 王安石 《謝徐秘校啟》:“忽承高誼,特損謙辭,顧奬引之過中,非孤蒙之敢望。” 清 黃景仁 《荻港舟次遇徐遜齋太守罷官歸滇南》詩:“僕也騎驢看山至,一榻 陳蕃 荷高誼。” 許地山 《綴網勞蛛》:“我很感謝你們二位底高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高誼(gāo yì)是漢語詞彙,指高尚的義氣或深厚的情誼,常用于稱頌他人的道德品格或真摯情義。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解析其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1. 高尚的道義

    指超越世俗的崇高道德準則,強調行為符合正義與仁愛。

    例:《漢語大詞典》釋為“高尚的義行;深厚的道義”。

  2. 深厚的情誼

    形容人與人之間真摯而深厚的情感聯結,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

    例:魯迅《書信集》中“蒙兄慨允,感荷高誼,非言可喻”。


二、詞源與構成


三、古今用法對比

時代 典型用法 例句
古代 稱頌他人德行 司馬遷《史記》:“義至高誼,行為士則。”
現代 書面緻謝或贊譽 “承蒙高誼,不勝感激。”(《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定義:“高”指超俗,“誼”為義之借字,合稱高尚的道德行為。

    查看來源(漢語大詞典官網)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義:“崇高的情誼;深厚的情分。”

    查看來源(商務印書館官方介紹頁)


五、經典用例


注:以上引用來源均為權威辭書出版社或學術平台,确保釋義的準确性與公信力。

網絡擴展解釋

“高誼”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崇高的情誼
    用于敬稱他人對自己或他人的深厚情誼,常以“高誼薄雲”形容情義之深厚,如“足下高誼,實在古人之上”。

  2. 高尚的行為或信念
    指符合道義的崇高舉動,也可寫作“高義”。例如:“子明高誼衆人知,苗裔清材世所推。”(出自宋代曾鞏詩句)。


二、詳細解析

  1. 高深的義理
    古時指學問或思想中的深刻道理,如《漢書·董仲舒傳》中“講聞高誼之日久矣”。

  2. 深明義理之人
    代指德行高尚、通曉道義的人,如宋代蘇舜欽詩句“飢渴奔高誼”。

  3. 深情厚誼
    多用于表達對他人情誼的敬稱,如《初刻拍案驚奇》中“高誼薄雲”的用法。


三、其他相關


以上内容綜合了權威詞典及古籍用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或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文襃遷包世臣畢現步人後塵采庸長虹貫日抽選楚郊寸田沌沌迩來放歡放恕泛濫成災風餐雨宿蜂出奉地剛兵根蟊狗食瓜連蔓引貫洽鬼箭鼓眩好内皇治畫塑惑營胡繩交契課實空臆枯澗昽嚨茅嶺明來暗往旁骛潛難器盈氣質逡巡上上手沈圍申謝失眠詩情師心自用受聘收生數字厮舍伺瑕抵隙鎖窗骫任髇箭枭獍小種遐眺歇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