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告谒的意思、告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告谒的解釋

(1).求見;拜谒。 唐 無名氏 《靈應傳》:“﹝二青衣﹞長跪於前曰:‘ 九娘子 自郊墅特來告謁,故先使下執事緻命於明公。’”

(2).請托,求告。 宋 蘇洵 《上皇帝書》:“今法不可以相往來,意将以杜其告謁之私也。” 明 《殺狗記·雪中救兄》:“如今天色已晚,告謁也不濟事了,且回窰去,等明日風止雪晴,再出來求告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告谒是古漢語複合詞,由“告”與“谒”兩個動詞組合而成,需分義項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禀告與拜谒

    指正式陳述事務并恭敬拜見,多用于臣子面見君主或下級呈報上級的場景。如《史記·張儀列傳》載“張儀告谒魏王”,即指張儀拜見魏王并陳情。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2. 請托求見

    含請求引薦或托人辦事之意。如《漢書·朱買臣傳》中“買臣隨上計吏為卒,将重車至長安,詣阙上書,書久不報。待诏公車,糧用乏,上計吏卒更乞丐之。會邑子嚴助貴幸,薦買臣。召見,說《春秋》,言《楚詞》,帝甚說之,拜買臣為中大夫,與嚴助俱侍中”,其中“薦買臣”即隱含告谒過程。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3年。

二、詞源解析

三、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告谒"詞條釋義

    http://www.hydcd.com/cd/htm15/91776.htm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谒"字關聯語義
  3.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字源考據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告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求見、拜谒
    指主動請求會見地位較高或尊敬的人。例如唐代傳奇《靈應傳》中提到:“九娘子自郊墅特來告谒,故先使下執事緻命于明公”()。這一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強調禮節性拜訪。

  2. 請托、求告
    表示向他人請求幫助或辦事。宋代蘇洵在《上皇帝書》中寫道:“今法不可以相往來,意将以杜其告谒之私也”(),明代戲曲《殺狗記》也提到“告谒不濟事”的場景(),均體現通過人際往來謀求利益的含義。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抱恨終天倉帑常戍焯然矗矗酢漿草得桂甸農頂花皮奪衣惡叉白賴反青葛茀羹胾跟跖公位歸袖還嘴降接急就章赆助酒船絶佳連莚璃燈另有洞天柳翠流年弭徹閩川缪戾彌永鵬霄飄遙披迷破設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秋翅欋推讓爵軟泥設棘甡植食方丈于前殊塗同會送往迎來天台山停景頹廢兔角龜毛屯壘吞縱緯度地帶性聞風而興武軍顯發仙豔閑逸窸綽屑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