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igh-ranking position]∶顯貴的職位
官居高位
(2) [pride of place]∶[肢體]靠上的部位
高位截癱
(1).顯貴的職位。《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敢辱高位,以速官謗?” 宋 王安石 《謝皇親叔敖啟》:“顧薄材之難強,豈高位之敢安。”《光明日報》1992.10.9:“那位客人走後,兩老就琢磨如何接待這位身處高位的新女婿。”
(2).指肢體靠上的部位。《新民晚報》1992.8.13:“按考分她完全可以進入一個理想的學校,然而她是個高位截肢的殘疾人,按曆來招生規定,沒有一個學校能夠接納她。”如:高位截癱。
“高位”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四類:
顯貴職位
指在社會或組織中地位尊崇的職務,常見于政治、職場等領域。例如“官居高位”“身居高位者需以國事為重”,強調社會地位的崇高性。
人體部位
指肢體或器官的靠上部分,常用于醫學描述。例如“高位截癱”指脊髓損傷發生在頸椎或胸椎上部,導緻癱瘓範圍較大。
金融市場
指股票、期貨等價格處于相對較高的位置,通常與“低位”對應。例如某股票從5元漲至9元後持續震蕩,此時可稱為“高位”。
體育術語
在圍棋等運動中表示棋子布局的優先位置;在球類運動中可指技術動作的起跳點或擊球點較高。
提示: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例如醫學強調位置高低,金融側重價格波動風險,避免一概而論。
《高位》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在地位、職位或權力上處于高于其他人的位置。
《高位》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高”和“位”,其中,“高”的拆分部首是“亠”,筆畫是“十”,“位”的拆分部首是“人”,筆畫是“7”。
《高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源自于中國古代社會的等級制度和權力結構。在古代,高位通常指的是皇帝、官員或權貴等地位崇高的人。
《高位》這個成語的繁體字是「高位」。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包括筆劃的形狀和一些字形的變化。《高位》這個成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些許差異,但總體上字形基本相似,仍然表達着相同的含義。
他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華,終于登上了高位,成為了公司的總經理。
高位地位、高位領導、高位官員、高位推動、高位視野
地位崇高、身居高位、高居要職
低位、地位低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