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鑪的意思、膏鑪的詳細解釋
膏鑪的解釋
薰爐。《文選·江淹<休上人别怨>詩》:“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 李善 注:“鑪,熏鑪也。取其芬香,故加之膏。”
詞語分解
- 膏的解釋 膏 ā 肥,肥肉:膏粱(肥肉、細糧)。膏腴。膏沃。 脂油:春雨如膏。膏澤(a.滋潤作物的及時雨;b.喻給予恩惠)。 中醫指心尖脂肪,認為是藥力達不到的部位:病入膏肓。 膏 à 把油抹在車軸或機械上:
- 鑪的解釋 鑪 ú 同“爐”。 筆畫數:; 部首: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膏鑪”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膏鑪指古代的薰爐,即用于燃燒香料的器具。其名稱來源于在熏爐中加入香膏以增強香氣,常見于詩文或文獻中描述焚香場景()。
2. 出處與注釋
該詞出自南朝江淹的詩作《休上人别怨》:“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 李善在《文選》注中解釋:“鑪,熏鑪也。取其芬香,故加之膏。” 說明“膏鑪”是通過添加香膏使熏爐香氣更濃郁()。
3. 字形與發音
- 字形:由“膏”(油脂、香料)與“鑪”(同“爐”)組成,字面意為“加香膏的爐具”。
- 拼音:gāo lú(現代漢語讀音)。
4. 延伸說明
古代貴族或文人常使用此類熏爐營造雅緻環境,多與“沉燎”(沉水香燃燒)、“綺席”(華美席具)等意象并提,體現生活考究。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或相關文物,可參考《文選》或古代器物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膏鑪》是一個古漢字詞語,具有多重含義。該詞的拆分部首為 肉 (rou) 和 金 (jin),共有13個筆畫。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鑄造行業,也與中醫藥學有關。
在繁體字中,《膏鑪》的寫法為《膏鑕》。它們的意思和用法相同,隻是書寫形式不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現在使用的簡化字是在************共和國宣布的漢字簡化方案中确定的。
這個詞的例句可以是:醫師用《膏鑪》治療了我的傷口。
與《膏鑪》相關的組詞有:膏方、鑪爐等。
近義詞可能是:酊爐、藥爐等,這些詞都具有相同或類似的含義。
反義詞可能是:冷爐、木爐等,這些詞與《膏鑪》的含義相反或有所不同。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