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位的意思、寶位的詳細解釋
寶位的解釋
(1).語出《易·繫辭下》:“聖人之大寶曰位。”後以“寶位”指帝位。《晉書·宣帝紀》:“雖復道格區宇,德被蒼生,而天未啟時,寶位猶阻。非可以智競,不可以力争。” 唐 韓愈 《皇帝即位賀諸道狀》:“伏見勑命,皇帝以閏正月三日嗣臨寶位,海内惟新。”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一:“﹝ 高宗 ﹞繼登寶位,再造王室。”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緣夫天下者中華之天下,非胡虜之天下也;寶位者中華之寶位,非胡虜之寶位也。”
(2).指高位。 魯迅 《僞自由書·<殺錯了人>異議》:“将他( 袁世凱 )浮上總統的寶位去。”
詞語分解
- 寶的解釋 寶 (寳) ǎ 玉器,泛指珍貴的東西:寶貝。寶劍。寶物。寶藏(刵 )。國寶。財寶。珍寶。傳(俷 )家寶。如獲至寶。寶貴。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寶座。登大寶(皇帝登基)。 敬辭,用于稱别人的,寶地。寶
- 位的解釋 位 è 所處的地方:座位。部位。位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位于。 職務的高低:地位。職位。名位。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篡位。 一個數中每個數碼所占的位置:個位。百位數。 量詞,常用于人
網絡擴展解釋
“寶位”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帝位、王位或其他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權力,也可泛指高位。該詞由“寶”(珍貴)和“位”(地位)組合而成,強調地位的尊貴與重要性。
二、來源與演變
- 經典出處
源自《易經·系辭下》:“聖人之大寶曰位”,原指聖人最珍貴的“寶”是地位,後逐漸演變為專指帝王之位。
- 曆史用例
- 《晉書》中描述“寶位猶阻”,指帝王之位尚未獲得。
- 魯迅在《僞自由書》中以“總統的寶位”形容袁世凱的高位,說明其含義可擴展至非帝王的顯赫職位。
三、用法與語境
- 古代語境:多用于描述君主即位或執政,如“陛下初登寶位”(例句)。
- 現代延伸:可比喻重要領導職位,但需結合具體語境使用。
四、相關詞彙
近義詞包括“帝位”“皇位”,反義詞如“庶位”(普通地位)。需注意其莊重色彩,多用于正式或曆史表述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例句,可參考《易·系辭》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寶位(bǎo wèi)一詞的意思與王位有關,是指皇位、王位或者其他高位的寶座。它表示一種權力和地位的象征。
寶位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寶(bǎo):宀(寶蓋)+ 寸(寶藏)
- 位(wèi):亻(人)+示(礻,座椅)+一(一)
寶位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在古代的宮廷制度中,寶位是指皇帝或國王的座位,代表着權力和威嚴。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也常用來形容其他高位和權力。
寶位在繁體字中為「寶位」,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一樣。
古代漢字對寶位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總體上它的形狀和現代漢字相似。根據古籍中的記載,古代的寶位常常非常華麗,裝飾精美,象征着尊貴和權威。
以下是關于寶位的例句:
1. 他登上寶位後,立即開始實施一系列改革措施。
2. 每個王朝的寶位傳承都有其獨特的儀式和規定。
一些相關的詞語:
- 寶座
- 王座
- 皇位
寶位暫時沒有明顯的反義詞,但可以根據上下文用一些詞語表達相反的意思,比如失去權力、下台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需要更多的幫助,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