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隔訊的意思、隔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隔訊的解釋

隔離審訊。 明 劉若愚 《酌中志·累臣自叙略節》:“俱決不待時,志在滅活口,何嘗分别隔訊得真情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隔訊(gé xùn)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被間隔、阻斷或延誤的消息、信息或音信。它強調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因時空阻隔、人為因素或意外情況而未能及時、完整地送達。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隔:指空間或時間上的間隔、阻隔、分離。
    • 訊:指消息、信息、音信、通知。
    • 合義:指被阻隔開的消息,即未能順利傳遞或接收到的信息。常帶有信息中斷、延誤、失聯的意味。
  2. 引申含義與使用場景:

    • 信息傳遞受阻:指由于地理距離遙遠、通訊手段中斷(如古代交通不便、現代通訊故障)、戰亂阻隔等原因導緻的消息不通。例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描繪的正是戰亂中的“隔訊”狀态。
    • 溝通不暢或中斷:在人際交往中,指因誤會、疏遠或其他原因導緻雙方失去聯繫或無法有效交流。例如:“多年隔訊,不知故人近況如何。”
    • 信息延誤或滞後:指信息未能及時送達,導緻接收方獲得的是過時或滞後的消息。
    • 失聯狀态:指完全失去對方的信息和聯繫。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音訊隔絕、杳無音信、魚雁不通、信息中斷、失聯。
    • 反義詞:信息暢通、音問相繼、聯絡頻繁、溝通無礙。

釋義依據參考: 本釋義綜合參考了《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隔”與“訊”單字的權威解釋,并結合古漢語及現代漢語中該複合詞的實際用例進行歸納總結。其含義在曆代文學作品(如詩詞、書信)及描述通訊不便的語境中均有體現。由于“隔訊”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未被作為獨立詞條廣泛收錄于通用詞典,其釋義主要基于構詞法分析和語用實例推導。

網絡擴展解釋

“隔訊”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古代/法律術語含義(主流解釋)

指隔離審訊,即分開審問涉案人員以防止串供。該用法最早見于明代劉若愚《酌中志》記載:“俱決不待時,志在滅活口,何嘗分别隔訊得真情哉”。這一含義在權威字典《漢典》及多個文獻中被明确收錄,屬于曆史和法律場景中的專業術語。

二、現代引申含義(需謹慎使用)

個别資料(如)将其解釋為隔絕消息,取“隔”為分隔、“訊”為信息之意。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權威文獻支撐,可能屬于現代語境下的非主流引申,使用時應特别注意場景適配性。

使用建議

  1. 學術/曆史文獻:優先采用“隔離審訊”釋義,引用時可标注明代原始出處;
  2. 日常交流:若表達“信息隔絕”建議改用更通用的“斷聯”“失聯”等詞彙,避免歧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百般無賴百鍊金白騎白棠車行齒鞋匠充腹丑禍辍圍躭擱奠居電驢子吊禮東塗西抹動物學非世浮穢覆水改行孤嶼海帶和事槐階棘路揮翰揮涕驕王孑遺生物擠進金錯铿越圹僚獵沙磷酸理欲履尾卯冊懋庸門外樓頭麪疙瘩千箱前因輕趫歧雜犬馬戀主鵲征容身入内挑牙料唇涕泗橫流通轄土骨蛇頹垣斷壁土木堡危言正色文化參贊溫覺銷聲恓慘諧妙蠍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