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崄的意思、梗崄的詳細解釋
梗崄的解釋
見“ 梗險 ”。
詞語分解
- 梗的解釋 梗 ě 植物的枝或莖:菜梗子。 直,挺立:梗着脖子。 正直,直爽:梗直。 阻塞,妨礙:梗塞(?)。梗阻。心肌梗死。 大略:梗概。 有刺的草木:梗榆(刺榆)。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崄的解釋 崄 (嶮) ǎ 古同“險”。 高峻的樣子。 筆畫數:; 部首:山;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梗崄”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含義:指險阻、艱險的地理環境或形勢,常用于描述道路、地形等難以通行的狀态。
- 詞源:該詞由“梗”和“崄”組成。“梗”本義為阻塞、妨礙;“崄”是“險”的異體字,強調險要、危險,二者組合突出“阻隔且危險”的特性。
2.曆史文獻用例
- 在《新唐書·路應傳》中記載:“鑿贛石梗崄以通舟道”,意為開鑿贛江險阻的礁石以疏通航道。此處“梗崄”形容河道中阻礙行船的險要地形。
3.與現代用法的區别
- 需注意,“梗崄”與網絡用語中的“梗”無關。現代“梗”多指笑點或文化符號(如“老梗”指過時的橋段),源自對“哏”的誤用。
4.使用場景
- 古籍或書面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中描述地理險阻。
- 需區分語境:避免與網絡流行語混淆,如“玩梗”“熱梗”等。
“梗崄”屬于古漢語詞彙,強調自然或人為的艱險阻隔,現代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新唐書》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梗崄
梗崄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山(shān),對應的筆畫數分别是4畫和3畫。
梗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古時候,這個詞的寫法是「梗斜」。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體逐漸演變,「斜」字的上半部分與右邊的橫筆合并為「崄」。因此今天我們使用的寫法是「梗崄」。
除了簡化字寫法的差異,梗崄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以下是梗崄在句子中的例句:
- 他的觀點站不住腳,完全是梗崄之談。
- 他的理論是站在梗崄之上的。
- 這本書所述内容都是梗崄之見,值得一讀。
與梗崄相關的組詞有:梗,崄。
梗的意思是指事物中最重要的部分或關鍵性的東西。例如:道理梗都懂,卻不去做。
崄的意思是指高聳的山峰或突出的地形。例如:這座城市周圍環繞着崄崖。
梗崄的近義詞是「要害」、「關鍵」,它們都表示事物的中心或最重要的部分。
梗崄的反義詞可以是「普通」、「次要」,它們表示事物的一般或不重要的部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