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素懷樸的意思、抱素懷樸的詳細解釋
抱素懷樸的解釋
素、樸:指事物的自然狀态。借指民風淳厚,人心安定。
【出處】
《樂府詩集·漢郊祀歌》:“易亂除邪,革正異俗,兆民反本,抱素懷樸”
詞語分解
- 抱素的解釋 保持淳樸的本質。《漢書·禮樂志》:“易亂除邪,革正異俗,兆民反本,抱素懷樸。”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九:“ 唐 李嗣真 論 右軍 書……《逍遙篇》、《孤鴈賦》,跡遠趣高,有拔俗抱素之像。”
- 樸的解釋 樸 (樸) ǔ 沒有細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飾:樸素。樸實。樸厚。樸質。 樸 ò 落葉喬木,葉橢圓形,上部邊緣有鋸齒,花細小,色淡黃,果實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樸 ō 〔樸刀〕古代的
專業解析
抱素懷樸
釋義
指保持樸素自然的本性,堅守純真質樸的生活态度。常用于形容人淡泊名利、返璞歸真的精神境界。
分字釋義
- 抱:持守、堅守。
- 素:本義為未染色的絲,引申為質樸、純淨。
- 懷:心懷、存有。
- 樸:未經雕琢的原木,喻指天然本真的狀态。
整體内涵
強調摒棄浮華與功利,回歸自然本真的生活哲學,與道家“見素抱樸”思想一脈相承。
思想淵源
源自道家經典理念:
- 《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主張人應顯露純真、持守質樸,減少私欲。
- 《漢書·禮樂志》:“兆民反本,抱素懷樸。”描述百姓回歸淳樸本性的社會理想(來源:《漢語大詞典》)。
現代用法
形容人:
- 不慕虛榮,保持初心;
- 追求簡單生活,遠離物欲紛擾;
- 在藝術或創作中體現自然本真的風格。
權威參考
- 《漢語大詞典》
釋為:“保持淳樸的本質。”收錄于第一卷,上海辭書出版社。
- 《辭源》(第三版)
注解:“守其本真,不為外物所惑。”商務印書館。
- 《古代漢語詞典》
引《漢書》用例,強調其社會倫理價值。
注:引用文獻均來自權威工具書,未提供鍊接以符合真實來源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抱素懷樸”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bào sù huái pǔ
- 核心含義:
指事物保持自然質樸的狀态,借以形容民風淳厚、人心安定的社會風氣。其中:
二、出處與典故
- 最早出處:漢代《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易亂除邪,革正異俗,兆民反本,抱素懷樸。”
意為通過治理使百姓回歸本真,社會恢複淳樸。
三、結構與用法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組并列組成)。
- 感情色彩:中性詞,無褒貶傾向。
- 常見用法:
- 作謂語或定語,用于描述社會風氣(如“此地民風抱素懷樸”)。
四、近義與延伸
- 近義詞:返璞歸真、淳樸敦厚。
- 文化内涵:
反映古代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強調摒棄浮華、回歸自然本真。
五、總結
“抱素懷樸”既是曆史文獻中對太平盛世的描述,也可用于現代語境中贊美淳樸的民風或個人的質樸品質。例如:
“這座山村遠離喧嚣,村民仍保持着抱素懷樸的生活方式。”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接龍或具體用例,可參考《樂府詩集》或權威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摽虔不急大雜燴登下電傳機鼎争洞發東完西缺兜眵多疑愕愕法俗風搐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管音杭好杭歹寒石號啕虹雨黃台瓜幻心火米基本上借倩階資殛罰敬獻瑾瑤寄情舉一廢百刻珉寇虜老厭物了休靈封螺印旅宴馬價珠摩擦霹靂車蒲籃耆舊青鳥殷勤青紗帳瓊枝神膏守璞瘦臞铄金毀骨泗沂櫯枋塌香蛻殼微理渥飾污宮香炭仙蛻跣足科頭寫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