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莘的意思、耕莘的詳細解釋
耕莘的解釋
相傳 伊尹 未遇 湯 時耕于 莘 野,隱居樂道。見《孟子·萬章上》。後用為典實。 宋 魏了翁 《送從子令憲西歸》詩:“須知陋巷憂中樂,又識耕 莘 樂處憂。” 明 吳骐 《漢昭烈》詩:“金甌付托耕 莘 佐,玉幾彌留《顧命》篇。” 清 洪楝園 《後南柯·檀謀》:“這係耕 莘 聖,當年記下,詩書所載總無差。”
詞語分解
- 耕的解釋 耕 ē 用犁把土翻松:耕種(恘 )。耕作。耕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勞動,如“着意耕耕,自有收獲”)。筆耕(喻寫文章)。舌耕(喻教書)。 筆畫數:; 部首:耒; 筆順編號:
- 莘的解釋 莘 ē 長(俷 )的樣子:“魚在在藻,有莘其尾”。 〔莘莘〕衆多,如莘莘學子。 姓。 莘 ī 〔細莘〕即“細辛”,一種中藥草。 〔莘莊〕地名,在中國上海市。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耕莘”是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躬耕于莘野的行為,字面意義是“在農田中辛勤耕作”。該詞常用來比喻勤奮努力、不辭辛勞的工作态度,現代語境中也可引申為踏實積累、厚積薄發。
二、曆史典故
源自《孟子·萬章上》記載的伊尹事迹:商朝名相伊尹在未遇明主商湯之前,曾在“莘野”之地隱居耕作,後以賢能被舉薦,成為輔佐君王的典範。因此,“耕莘”常被用作賢士隱逸待時或出仕前經曆的象征。
三、文化引申
- 隱逸情懷:如宋代魏了翁詩句“又識耕莘樂處憂”,表達隱者安貧樂道的境界。
- 賢能象征:明代吳骐《漢昭烈》詩中“金甌付托耕莘佐”,暗喻賢臣輔國。
四、現代用法
多用于文學或正式場合,既保留原典的曆史厚重感,也可比喻在基層積累經驗或專注個人成長的過程,例如:“他如耕莘之人,十年磨劍終成大器。”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耕莘(gēng xīn)這個詞是一個中國漢字詞,意思是耕種和勤勞的意象。它由兩個部首組成:耒(㇆)和艹(⺾),它們分别表示耕田和草。耕莘的筆畫數目為20畫,其中耒部分占16畫,艹部分占4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它在《詩經·大雅·蕩》一篇中首次被使用。繁體字形為耕莘,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太大差異。在古代,漢字的寫法隨着時間的推移有所改變,不過現代的寫法與古時的寫法相差不大。
一些常見的耕莘詞組包括:耕莘勞作(勤勞耕種)、耕莘田地(耕種的田地)、耕莘寒食(農耕時期的寒食節)等。耕莘的近義詞可以是耕作、務農等,反義詞可以是荒廢、懶散等。
以下是一個例句,展示了耕莘這個詞的用法:他一直秉持耕莘的精神,努力工作以赢得成功。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