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任蒙勞的意思、負任蒙勞的詳細解釋
負任蒙勞的解釋
謂擔負重任,承受勞苦。《慎子·民雜》:“人君自任,而務為善以先下,則是代下負任蒙勞也,臣反逸矣。” 梁啟超 《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徒以無國會之故,代彼等負任蒙勞,凡百僨張,凡百叢脞,悉以諉卸於王之一身,彼等自處至安,而貽王以至危。”
詞語分解
- 負任的解釋 .背負,懷抱。《國語·齊語》:“負任擔荷,服牛軺馬,以周四方。” 韋昭 注:“背曰負。肩曰擔。任,抱也。荷,揭也。” 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未齓一年,兄宦王官,提攜負任,去 洛 居 秦 。”
- 勞的解釋 勞 (勞) á 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勞動。勞力。勞逸。功勞(功業,成績)。按勞分配。 辛苦,辛勤:勞苦。勞頓(勞累困頓)。勞瘁(勞累病苦)。勞碌(事情多而辛苦)。勞心。疲勞。煩勞。任勞任怨。
網絡擴展解釋
“負任蒙勞”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指擔負重任并承受勞苦,強調責任與辛勞的雙重承擔。
- 讀音與注音:
- 拼音:fù rèn méng láo
- 注音:ㄈㄨˋ ㄖㄣˋ ㄇㄥˊ ㄌㄠˊ
二、出處與典故
- 原始出處:戰國時期慎子的《慎子·民雜》提到:“人君自任,而務為善以先下,則是代下負任蒙勞也,臣反逸矣。”,意為君主若事必躬親,反而會代替臣子承擔本屬于他們的責任與辛勞。
- 後世引用:梁啟超等學者也曾引用此成語,用于讨論責任分配問題。
三、結構與用法
- 成語結構:聯合式(由“負任”和“蒙勞”兩部分組成)。
- 感情色彩:中性詞,無褒貶傾向。
- 適用場景:多用于描述承擔重要職責且不辭辛勞的人,如領導者、家庭支柱等。
四、近義詞對比
- 類似表達:
- 任勞任怨:強調承受勞苦且無怨言,但未突出“重任”本身。
- 負任蒙勞:更側重“責任重大”與“辛勞”的雙重性。
五、擴展建議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經典用例或在不同語境中的延伸含義,可參考《慎子》原文或梁啟超相關著作(來源:、4、6)。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負任蒙勞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承擔重任,擔任重要職務或任務。根據你的要求,下面我将為你提供相關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筆畫:負任蒙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貝(貝部)和人(人部),總共有16個筆畫。
2. 來源:負任蒙勞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是由負(fù)、任(rèn)、蒙(méng)、勞(láo)四個獨立的漢字組成。
3. 繁體:負任蒙勞的繁體字是負任蒙勞。
4.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寫負任蒙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隻是可能存在一些細微的變化,如字形的書寫風格等。
5. 例句:他被任命為項目經理,負任蒙勞。
6. 組詞:負重任、承擔重責、擔任重要職務
7. 近義詞:擔負重任、肩負重擔、擔任重責
8. 反義詞:輕松自如、不負重責、不擔任重任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到你!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