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節的意思、抱節的詳細解釋
抱節的解釋
堅守節操。 明 何景明 《明妃引》:“古來抱節本難遇,況復蛾眉人所姤。” 清 姚椿 《<喬處士遺集>序》:“當 明 末造時,東南人士,多以文學抱節終老,或名著當世,或日久迺顯。”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一:“ 蔣竹山 詞極穠麗,其人則抱節終身。”
詞語分解
- 抱的解釋 抱 à 用手臂圍住:擁抱。抱小孩兒。合抱。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進取)。 圍繞,環繞:山環水抱。抱廈(房屋前面加出來的門廊,亦指後面毗連的小房子)。 胸懷願望,志向:抱負。 心裡存着,懷有:抱怨。抱
- 節的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抱節”是一個中文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抱節”指堅守節操、保持道德原則,強調在困境或誘惑中不妥協、不放棄個人信念。該詞由“抱”(懷抱、持守)和“節”(氣節、原則)組成,字面可理解為“心懷節操”。
2.使用場景
- 形容個人品質:多用于贊美人在逆境中堅持正義,如“他一生清廉,抱節終身”。
- 文學與曆史評價:常見于對曆史人物或文人的褒揚,例如明代何景明《明妃引》中“古來抱節本難遇”,或清代姚椿對文人“抱節終老”的描述。
- 現代引申:也可用于鼓勵他人堅守職業道德或社會規範,如“低碳生活需抱節,環保責任不可棄”。
3.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守節、持節、守身如玉。
- 反義詞:失節、變節、屈膝投降。
4.例句參考
- 古籍引用:“蔣竹山詞極穠麗,其人則抱節終身”(《蕙風詞話》)。
- 現代造句:“揣着節日的喜慶,抱着節日的快樂……踏上工作的旅程”。
“抱節”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對氣節和道德操守的重視,既可用于曆史人物評價,也適用于現代語境中的品德倡導。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可參考、4、7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抱節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抱節(bào jié)是一個多義詞,一般指在傳統節日或重大活動中,人們手持節令器或物品,以示慶祝或參與的意思。
拆分部首:抱(手) + 節(節令器或物品)
筆畫:抱節共有8畫。
來源:抱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傳統節日習俗中。在一些重要的節日或慶典活動中,人們會手持節令器或物品,如燈籠、花束、鞭炮等,表達對節日或活動的尊重和祝賀。
繁體:抱節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抱節
例句:1. 在春節的時候,孩子們都會手持着紅燈籠,抱節遊街慶祝。
2. 他抱節上台緻辭,祝福全體同仁新年快樂。
組詞:抱年節、抱殿節、抱子節
近義詞:慶祝、參與
反義詞:不關心、無動于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