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抱節的意思、抱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抱節的解釋

堅守節操。 明 何景明 《明妃引》:“古來抱節本難遇,況復蛾眉人所姤。” 清 姚椿 《<喬處士遺集>序》:“當 明 末造時,東南人士,多以文學抱節終老,或名著當世,或日久迺顯。”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一:“ 蔣竹山 詞極穠麗,其人則抱節終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抱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堅守節操、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氣節。它常用于形容人物在面臨考驗時,不為外界壓力或誘惑所動,始終秉持内心的道德準則和堅定的立場。

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1. 基本釋義:

    • 抱:本義是用手臂圍住,引申為懷有、堅守、持守。
    • 節:本義是竹節,引申為氣節、節操、原則、法度。指人在道德、政治、行為等方面所應遵循的準則和規範。
    • 抱節:合起來指持守節操、堅守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原則。它強調一種内在的堅定性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2. 出處與書證:

    • 該詞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學淵源。一個著名的出處是《後漢書·逸民傳序》中評價隱士的句子:“彼雖硁硁有類沽名者,然而蟬蛻嚣埃之中,自緻寰區之外,異夫飾智巧以逐浮利者乎!若薛方、逢萌聘而不肯至,嚴光、周黨、王霸至而不能屈。彼各有志,何可強緻?故抱節之士,遺世獨立。” 這裡“抱節之士”即指堅守高尚節操、不肯隨波逐流的人士。來源依據:《後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序》。
    • 曆代詩詞中也常見此詞,用以贊美忠臣、義士、隱士等品格高尚之人。例如,常用來贊美松竹等象征堅貞的植物(如“松柏抱節”)。
  3. 用法與語境:

    • 形容人物品德:主要用于褒義,形容人物在逆境、誘惑或壓力下,依然能保持忠誠、正直、廉潔、不屈等高尚品質。如“抱節守志”、“抱節不屈”。
    • 象征意義:也常用于形容松、竹、梅等植物,因其耐寒、常青、堅韌的特性而被視為具有“抱節”的品格,象征堅貞不屈。
    • 現代使用:在現代漢語中,雖然不如古代常用,但仍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贊揚那些堅持原則、不為利益所動的人。

“抱節”是一個承載着中華文化中關于個人品德修養重要價值觀的詞彙。它特指堅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堅定的原則立場,尤其在面對考驗時展現出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其核心在于内心的持守和對道德規範的堅定維護。來源依據:綜合《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等權威辭書釋義及經典文獻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抱節”是一個中文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抱節”指堅守節操、保持道德原則,強調在困境或誘惑中不妥協、不放棄個人信念。該詞由“抱”(懷抱、持守)和“節”(氣節、原則)組成,字面可理解為“心懷節操”。


2.使用場景


3.近義詞與反義詞


4.例句參考


“抱節”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對氣節和道德操守的重視,既可用于曆史人物評價,也適用于現代語境中的品德倡導。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可參考、4、7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骨精拔來報往慈懿帝社地圖冊堵立遏雲發榮滋長分镳跟肘歌舞升平宮鄰金虎古都規律性古錦囊鼓尾含齒教育界結繩而治精衛填海金交椅矜競絶憐開荒劍考壽棱官涼暗連理盤遼海鶴臨水登山龍蟄蠖屈漏刻鸾情賣國求榮彌尾青女郎女陴貧家披心相付譴發湫湫人種人蹤蒻頭上奏省陳聲量沈命法時制手帖衰敝書軌鼠莽草搜檢妥尾頑焰吳鹽香妃縣旍下眼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