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冕的意思、黼冕的詳細解釋
黼冕的解釋
繪黑白斧形的禮服和禮帽。《後漢書·鮑永傳》:“時郡學久廢, 德 ( 鮑德 )乃修起橫舍,備俎豆黼冕,行禮奏樂。”
詞語分解
- 黼的解釋 黼 ǔ 古代禮服上繡的半黑半白的花紋:黼座(帝王的寶座)。黼黻(a.古代禮服所繡的花紋;b.喻華麗的辭藻)。黼藻(指華美的辭藻)。 筆畫數:; 部首:黹; 筆順編號:
- 冕的解釋 冕 ǎ 中國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員們戴的禮帽,後專指帝王的皇冠:冠冕。加冕。衛冕(衛護帝王頭上的皇冠,喻維護帝王的最高統治權力或保持體育競賽中的上屆冠軍稱號)。 筆畫數:; 部首:冂; 筆順
專業解析
黼冕(fǔ miǎn),是中國古代禮制中極為重要的服飾組合,特指帝王、諸侯或高級貴族在重大禮儀場合穿戴的、繡有黑白相間斧形花紋(黼紋)的禮服(黼衣)與禮冠(冕冠)的統稱。它象征着最高等級的禮儀服飾和穿戴者的尊貴身份與權力。
一、 核心釋義
- 黼: 指古代禮服上黑白相間的斧形花紋。《說文解字》釋“黼”為“白與黑相次文”,即白色與黑色相間排列形成的斧形圖案紋樣。這種紋飾具有鮮明的等級标識作用,通常用于最高級别的禮服(如衮服)之上。
- 冕: 指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禮冠,其形制特點是頂部有長方形的“延”(冕闆),前後懸挂成串的玉珠(旒),旒的數量是區分等級的重要标志。冕冠是最高級别的首服。
- 黼冕: 組合詞,指繡有黼紋的禮服(黼衣)與配套的冕冠。穿戴黼冕是參與國家最重大祭祀(如祭天地、宗廟)或朝會(如登基、冊封、元日大朝)等最高規格禮儀活動的标志性裝束,代表着穿戴者(主要是天子、諸侯王)至高無上的地位和行使禮制權力的合法性。
二、 制度記載與文化内涵
黼冕制度是中國古代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使用有嚴格的規定:
- 《周禮》記載: 作為儒家經典,《周禮》詳細記載了周代的職官與禮制體系,其中對天子、諸侯在不同場合應穿戴的服飾,包括冕服(含黼衣)和冕冠的形制、紋飾、搭配等有明确規定。黼冕是天子在祭天(大裘冕)等最隆重場合之後,或諸侯王在特定大禮時穿戴的最高等級禮服禮冠之一。
- 《禮記》闡述: 《禮記》作為闡釋禮義的經典,強調了服飾(包括黼冕)在“辨上下,定民志”中的核心作用。穿戴黼冕不僅是外在的儀式要求,更是内在等級秩序、君臣名分和禮樂精神的具象化體現,是維護社會秩序和國家治理的重要象征。
- 象征意義: 黼紋(斧形)本身即具有決斷、權威的象征意義。冕冠的旒,意在提醒佩戴者目不斜視,端莊持重。黼冕的整體形象莊嚴肅穆,集中體現了王權的神聖性、禮制的規範性和儒家所倡導的威儀。
三、 曆史演變與文獻佐證
黼冕制度自周代奠定基礎後,為後世曆代王朝(如漢、唐、宋、明等)所繼承和發展,成為帝王輿服制度的核心内容。曆代正史中的《輿服志》(或《車服志》)均有對當朝冕服(含黼衣)和冕冠制度的詳細記載,是研究黼冕具體形制、使用場合和等級變遷的最權威曆史文獻來源。
引用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對“黼”、“冕”、“黼冕”的詞條釋義。
- 《辭源》(商務印書館) - 對“黼”、“冕”的考釋及引證。
- 《周禮》(中華書局點校本) - 記載古代職官與禮制,涉及冕服制度。
- 《禮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 闡釋禮義,強調服飾在禮制中的作用。
- 《後漢書·輿服志》、《晉書·輿服志》、《舊唐書·輿服志》、《宋史·輿服志》、《明史·輿服志》等曆代正史輿服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 詳細記錄各朝代具體的冕服(含黼衣)與冕冠制度。
注: “黼冕”有時也作“黼衣”(特指禮服部分)的同義詞或代稱,但嚴格意義上,“黼冕”更強調禮服與禮冠的完整組合。
網絡擴展解釋
黼冕(fǔ miǎn)是古代禮儀服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
詞義解釋
黼冕指繪有黑白斧形花紋的禮服及配套禮帽。其中,“黼”專指禮服上黑白相間的斧形紋樣,象征權威;“冕”是帝王、諸侯等貴族在祭祀、朝會時佩戴的禮冠。
-
結構與功能
- 黼:源于古代禮服“十二章紋”中的斧形紋章,黑白對比鮮明,寓意決斷與權力。
- 冕:禮帽頂端有平闆狀的“綖”,前後懸挂玉串(旒),不同身份對應不同數量的旒,如天子十二旒。
-
文獻例證
《後漢書·鮑永傳》記載:“備俎豆黼冕,行禮奏樂”,說明黼冕用于祭祀等莊重儀式。
-
相關詞語
與“黼冕”相關的詞彙包括“黼黻文章”(華美辭藻)、“冠冕堂皇”(莊嚴正大)等,均與禮制或文飾相關。
-
補充說明
需注意“黼”與“黻”的區别:黼為黑白斧紋,黻為青黑相間的“亞”形紋,兩者常并稱但紋樣不同。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記載與漢字結構分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後漢書》或禮儀制度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黯蔚罷盡謗讪鯿魚舟畢手不法不粘鍋彩吹菜殽朝座玼颣大雁塔斷脊獨往翻觔鬥返老幅利隔開宮門攻陷詭韻盍不洪音黃池嘩眩蒹葭交叉火力角勢驚耳駭目忌俗科場孔姬摳心挖肚蠟兒簾柙靈果戾色侖頭露形馬班明正麑裘屏舍丕揚破衲疏羹普法清衷請囑契讬取青妃白升龍時軌食鹿糕疏狂司譯松扇酸解顯擢狎擾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