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黼冕的意思、黼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黼冕的解釋

繪黑白斧形的禮服和禮帽。《後漢書·鮑永傳》:“時郡學久廢, 德 ( 鮑德 )乃修起橫舍,備俎豆黼冕,行禮奏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黼冕(fǔ miǎn)是古代禮儀服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1. 詞義解釋
    黼冕指繪有黑白斧形花紋的禮服及配套禮帽。其中,“黼”專指禮服上黑白相間的斧形紋樣,象征權威;“冕”是帝王、諸侯等貴族在祭祀、朝會時佩戴的禮冠。

  2. 結構與功能

    • 黼:源于古代禮服“十二章紋”中的斧形紋章,黑白對比鮮明,寓意決斷與權力。
    • 冕:禮帽頂端有平闆狀的“綖”,前後懸挂玉串(旒),不同身份對應不同數量的旒,如天子十二旒。
  3. 文獻例證
    《後漢書·鮑永傳》記載:“備俎豆黼冕,行禮奏樂”,說明黼冕用于祭祀等莊重儀式。

  4. 相關詞語
    與“黼冕”相關的詞彙包括“黼黻文章”(華美辭藻)、“冠冕堂皇”(莊嚴正大)等,均與禮制或文飾相關。

  5. 補充說明
    需注意“黼”與“黻”的區别:黼為黑白斧紋,黻為青黑相間的“亞”形紋,兩者常并稱但紋樣不同。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記載與漢字結構分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後漢書》或禮儀制度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黼冕(fǔ miǎn)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帝王的禮服。它由“黼”和“冕”兩個字組成。 1. 黼(fǔ)的部首是衣,由10畫構成。它是指古代王公貴族的禮服,特指帝王的皇袍。拆解部首是兄,意為兄弟姐妹的關系。 2. 冕(miǎn)的部首是冖,由5畫構成。它是指古代帝王、貴族的禮帽,也是帝王行禮時所戴的禮服。拆解部首是宀,代表屋子的意思。 黼冕這個詞源于古代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古代,帝王會在重要的典禮和慶典活動中穿戴黼冕示人,以顯示其威嚴和地位的象征。 這個詞在繁體字中并沒有特定的變化形式,仍然是“黼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黼寫作“加兩點仄”和“冖兄”,冕寫作“宀兄取點”。隨着時間的演變,現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改變,但基本結構未變。 以下是黼冕的例句: 1. 他戴上黼冕,莊嚴地出現在人們面前。 2. 這幅古畫中的皇帝正身着黼冕,顯得莊重肅穆。 一些相關的詞語有: 組詞:黼帝、黼族 近義詞:龍袍、皇袍 反義詞:庶民裝、平民服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