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負羁的意思、負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負羁的解釋

亦作“ 負羇 ”。手執馬絡頭。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臣負羈絏從君巡於天下。”後遂為隨從和執賤役的套語。 南朝 宋 鮑照 《侍郎報滿辭閣疏》:“得從下走,叨迹人行;操勒負羈,班榮扈隸。” 南朝 宋 鮑照 《送盛侍郎餞候亭》詩:“君為坐堂子,我乃負羈人。”《宋書·庾悅王誕等傳論》:“凡此諸子,并前代名家,莫不望塵請職,負羇先路,将由庇民之道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負羁”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 fù jī,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一、字面本義與曆史出處

  1. 原指執馬絡頭
    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臣負羁绁從君巡于天下。”這裡的“負羁”指手持馬籠頭和馬缰繩,是隨從或仆役的謙稱。
    演變:後世将此引申為從事卑微職務或表示謙遜的套語,如南朝鮑照的詩文中用“負羁人”自喻身份低微。

二、現代引申義

  1. 比喻受約束的狀态
    現代多用于形容因責任、壓力等被束縛,失去自由。例如:因家庭重擔“負羁”而無法追求理想。

用法示例

補充說明

以上解析綜合了《左傳》的原始語境和現代比喻用法,兼顧曆史與當代語義演變。更多細節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負羁的意思

負羁(fù jī)指被束縛、壓抑或限制的狀況。這個詞常用于形容内心受到壓抑或束縛的感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負(貝字旁,七畫)+ 羁(羊字旁,15畫)

來源

負羁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泮水》:“泮林梁艾,言告師氏。言告師招,言告言歸。”其中“言告言歸”指的就是負羁的意象。

繁體

負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文獻中,負羁的寫法是“負羈”。

例句

1. 失業後,他感到身上有一種無法解脫的負羁。

2. 她渴望遠離城市的喧嚣,擺脫内心的負羁。

組詞

解羁、縱羁

近義詞

束縛、壓抑、拘束

反義詞

自由、解放、解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