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訃告的意思、訃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訃告的解釋

[announce sb.’s death] 報喪;通告某人去世的消息

詳細解釋

(1).報喪。 漢 班固 《白6*虎通·崩薨》:“天子崩,訃告諸侯。”《三國演義》第四十回:“﹝ 蔡夫人 ﹞就葬 劉表 之柩於 襄陽 城東 漢陽 之原,意不訃告 劉琦 與 玄德 。”《新華文摘》1981年第8期:“補行葬儀,訃告國人。”

(2).報喪的文告。 巴金 《關于<神·鬼·人>》:“姓 袁 的朋友一九五八年患鼻癌死在 福州 ,當地的報上還刊出他的訃告。” 碧野 《懷田莊》:“這是北京電影制片廠寄來的 田莊 的訃告。”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訃告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訃告(拼音:fù gào,同“父告”)是一種用于報喪的正式文書,主要用于向親友及社會公衆通告某人去世的消息,并告知吊唁及葬禮安排。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定義與功能

訃告又稱“訃文”“訃聞”,源自“訃”(報喪)與“告”(告知)的結合,是喪葬禮儀中不可或缺的應用文體。其主要功能包括:

  1. 通知逝者信息:明确逝者姓名、身份、逝世原因、時間、地點及終年歲數。
  2. 安排後事:告知吊唁、追悼會或遺體告别儀式的時間與地點,便于親友準備花圈、挽聯等。

二、形式與結構

現代訃告主要有三種形式:

  1. 一般式(最常見):
    • 标題:居中寫“訃告”或“×××訃告”,字體較大;
    • 正文:含逝者基本信息、生平簡介(突出重要經曆)、喪事安排;
    • 落款:注明發布者(家屬或治喪委員會)及日期。
  2. 公告式:用于重要人物,由官方機構發布,内容更莊重,常與其他文件(如悼詞)共同組成。
  3. 簡便式:通過媒體簡短發布,僅包含核心信息。

三、文化意義

訃告不僅是信息傳遞工具,更承載文化内涵:

四、注意事項

若需了解具體撰寫範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訃告》是一種宣布某人去世的通知。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訃”和“告”。 拆分部首和筆畫方面,《訃》的部首是讠,它共有三個筆畫。而《告》的部首是言,它共有七個筆畫。 《訃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通常會以口頭形式傳遞去世的消息。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使用書信或公告等形式來宣布某人的死亡。從這個意義上說,《訃告》成為了通知他人某人去世的文書方式。 關于繁體字的寫法,在繁體字中,“訃”字寫作「訃」。而《告》字的繁體寫法則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寫法中,可以采用「諚」、「訃」、「告」等字來表示《訃告》。這些古代寫法在今天已經不再常見。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我們收到了他的訃告。 2. 昨天,家裡發來了一份訃告。 與《訃告》相關的組詞有:訃文、訃聞、訃傳等。這些詞都與宣布去世的消息相關。 近義詞包括:宣布死訊、官方聲明去世等。 反義詞則是:宣布健在、生死未蔔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