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賦歌的意思、賦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賦歌的解釋

(1).辭賦和歌曲。 漢 王褒 《洞箫賦》:“若乃徐聽其曲度兮,廉察其賦歌。”

(2).泛指詩歌。 南朝 齊 陸厥 《奉答内兄希叔》詩:“書記既翩翩,賦歌能妙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賦歌"是由"賦"與"歌"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在漢語體系中具有雙重文學含義。根據《漢語大詞典》(第5版)的釋義框架,其核心内涵可分解為:

一、詞源構成 "賦"本義指《詩經》"六義"中的鋪陳手法,《周禮·春官》鄭玄注:"賦之言鋪,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歌則特指配樂演唱的詩歌形式,《說文解字》釋:"歌,詠也"。二者結合形成複合文體概念。

二、文學雙軌性

  1. 詩體範疇:指兼具賦體鋪叙與歌行韻律的韻文,《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記載漢代存在"賦歌互化"現象,如張衡《思玄賦》末附七言歌辭。
  2. 創作技法:特指以賦法作歌的文學實踐,明代吳讷《文章辨體序說》指出"賦歌相生"的創作特征,強調"鋪采摛文,協以宮商"。

三、曆史語義流變 南北朝時期《文心雕龍·樂府》将"賦歌"作為禮樂制度下詩、樂融合的産物。清代《四庫全書總目》子部藝術類著錄《古賦歌行》三卷,證實其作為獨立文類的存在。

四、現代應用範疇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該詞為"書面語",常見于古典文學研究領域。在當代語境中多指具有鋪叙特征的歌行體詩歌,或特指漢魏時期融合辭賦與樂府特征的過渡文體。

網絡擴展解釋

“賦歌”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基本釋義

    • 本義:指“辭賦”和“歌曲”兩種文體的合稱。例如漢代王褒在《洞箫賦》中寫道:“若乃徐聽其曲度兮,廉察其賦歌”,此處“賦歌”即分别指代賦體文學與音樂曲調。
    • 引申義:泛指詩歌或韻文創作。如南朝陸厥《奉答内兄希叔》中“賦歌能妙絶”,即以“賦歌”統稱詩歌的優美境界。
  2. 應用與出處

    •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典籍,常用于描述兼具文字韻律與音樂性的作品。其核心是強調文學形式與聲韻的結合,如《洞箫賦》通過描寫樂器聲音,将賦的鋪陳與歌的節奏融為一體。
    • 後世逐漸擴展為對詩歌創作的雅稱,尤其在南北朝文學評論中,常以“賦歌”指代高妙的詩歌藝術。

“賦歌”既可特指賦與歌曲兩類文體,亦可作為詩歌的泛稱,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安理會安如盤石胞褢保價信悲雨鉢塞莫車貸抽泣傳説戴綠帽子颠風販傭封圭負疚感喟感損耕廛國際聯盟澔汗橫眉立目誨育鹄峙鸾停家報踐躏交逐節斧進容勁士卷中人鈞容扣器浪孟連村領胡柳琴龍旆銮迾旄丘妙演末民幕覆暖赫排奪瓢勺秋熟日記帳撒的三沐三熏三親四眷森指紗燈深化櫢檽酥麻素芝聽勘屠坊晚輩無底洞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