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歌的意思、賦歌的詳細解釋
賦歌的解釋
(1).辭賦和歌曲。 漢 王褒 《洞箫賦》:“若乃徐聽其曲度兮,廉察其賦歌。”
(2).泛指詩歌。 南朝 齊 陸厥 《奉答内兄希叔》詩:“書記既翩翩,賦歌能妙絶。”
詞語分解
- 賦的解釋 賦 (賦) ù 舊指田地稅:田賦。賦稅。 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文體。 念詩或作詩:登高賦詩。 給予,亦特指生成的資質:賦予。賦有。天賦。禀賦。 古同“敷”,鋪陳,分布。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
- 歌的解釋 歌 ē 唱:歌唱。歌詠。歌頌。歌壇。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 能唱的文詞:唱歌。歌譜。歌詞。歌訣。民歌。詩歌。歌行(妌 )(舊詩的一種體裁,音節、格律比較自由)。詩言志,歌詠言。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賦歌”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
基本釋義
- 本義:指“辭賦”和“歌曲”兩種文體的合稱。例如漢代王褒在《洞箫賦》中寫道:“若乃徐聽其曲度兮,廉察其賦歌”,此處“賦歌”即分别指代賦體文學與音樂曲調。
- 引申義:泛指詩歌或韻文創作。如南朝陸厥《奉答内兄希叔》中“賦歌能妙絶”,即以“賦歌”統稱詩歌的優美境界。
-
應用與出處
-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典籍,常用于描述兼具文字韻律與音樂性的作品。其核心是強調文學形式與聲韻的結合,如《洞箫賦》通過描寫樂器聲音,将賦的鋪陳與歌的節奏融為一體。
- 後世逐漸擴展為對詩歌創作的雅稱,尤其在南北朝文學評論中,常以“賦歌”指代高妙的詩歌藝術。
“賦歌”既可特指賦與歌曲兩類文體,亦可作為詩歌的泛稱,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賦歌》這個詞源于中國文化,是指賦予音樂、歌唱的意義。由于《賦歌》這個詞較為古老,它采用了傳統漢字的寫法和構造。下面是有關《賦歌》的具體拆分部首和筆畫信息:
拆分部首:讠 + 口 + 月
筆畫數:5畫
《賦歌》這個詞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用文字來表達情感和思想,賦詩和作曲是其中一種方式。因此,《賦歌》這個詞逐漸形成并傳承至今。
在繁體字中,寫作《賦歌》,其中的“賦”保留了古代對《賦歌》這個概念的理解,而“歌”一直保持現代漢字的形态。
古時候,《賦歌》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在早期的古代漢字中,“賦”字本意是指征稅,而“歌”則表示歌唱。這兩個字合在一起,便形成了賦歌的概念。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憑借出色的歌唱技巧,賦予了這首歌曲更多的情感。”
除了《賦歌》,你還可以組詞,如“歌舞”、“賦詩”等。類似義詞包括“讴歌”、“吟唱”,反義詞則可以是“默想”、“寂靜”。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賦歌》這個詞的意思和相關信息。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