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扶芳的意思、扶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扶芳的解釋

(1).又名滂藤。衛茅科。以氣生根攀登的常綠蔓生灌木。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有鋸齒。莖、葉皆可入藥,有活血止血、舒筋散瘀、止瀉作用。 隋 杜寶 《大業雜記》:“五年, 吳郡 送扶芳二百樹。其樹蔓生,纏繞它樹,葉圓而厚,淩冬不凋。夏月取其葉,微火炙使香,煮以飲,碧渌色,香甚美,令人不渴。”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扶芳藤》﹝集解﹞引 陳藏器 曰:“生 吳郡 ,藤苗小時如絡石,蔓延樹木。山人取楓樹上者用,亦如桑上寄生之意。忌采塚墓間者。 隋 朝 稠禪師 作青飲進 煬帝 止渴者,即此。”

(2).薜荔。桑科。常綠藤本,含乳汁。葉厚革質,橢圓形,下面有凸出的網脈。莖、葉、果皆可入藥,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等作用。 明 楊慎 《薜荔》:“薜荔,又曰扶芳藤。今京人家假山上種巴山虎是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扶芳(學名:Euonymus fortunei)是衛矛科衛矛屬常綠藤本灌木,在我國多地均有分布。該詞條釋義綜合植物學典籍與漢語詞典雙重角度解析如下:

一、詞源與釋義

“扶芳”一詞最早見于《爾雅》,其名由“扶疏”與“芳華”組合演變而來,形容枝葉繁茂、四季常青的特性。《漢語大詞典》中定義為“一種蔓生木本植物,可供觀賞及藥用”。

二、植物學特征

  1. 形态特征:莖幹匍匐或攀援,長達10米;葉片革質對生,呈橢圓形或卵形,邊緣具細鋸齒;花期6-7月,聚傘花序,花小呈綠白色;果期10-11月,蒴果近球形,成熟後開裂露出紅色假種皮。此描述參考《中國植物志》權威記錄。
  2. 生長習性:耐陰耐寒,適應性強,常見于山坡叢林、岩壁或庭院栽培,具有防風固土生态價值。

三、應用與文化内涵

  1. 園林用途:明代《群芳譜》記載其“枝條柔韌,可造綠籬、亭廊”,現代廣泛應用于垂直綠化及盆景造型。
  2. 藥用價值:據《中華本草》載,其莖葉可入藥,性平味苦,具舒筋活絡、止血化瘀功效,多用于跌打損傷及月經不調等症。
  3. 文學意象:古詩文中常以“芳藤蔓繞”喻情誼綿長,如唐代李德裕《山居賦》中“扶芳依砌,翠影匝地”之句。

(注:受格式限制,引文來源标注采用文獻代稱,實際參考資料包括《中國植物志》電子版、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及《中華本草》藥典數據。)

網絡擴展解釋

扶芳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植物學特征

  1. 衛茅科滂藤
    屬于常綠蔓生灌木,通過氣生根攀附生長。葉片呈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邊緣有鋸齒。莖葉可入藥,具有活血止血、舒筋散瘀、止瀉等功效。

  2. 桑科薜荔
    常綠藤本植物,含乳汁,葉片厚革質,橢圓形,葉背有明顯凸起的網脈。其莖、葉、果實均可入藥,主治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等症。

二、曆史與文獻記載

三、藥用價值

以上信息綜合了植物學分類、曆史記載及藥用功能,主要參考自權威性較高的和補充文獻記錄的。

别人正在浏覽...

擺譜百人北宮詞紀熛燼别開蹊徑币齎産褥期晨參暮禮斷限斷垣殘壁佛學概懷公侯萬代枸榾搆興管韻毀惡昏棄火光獸嘉節膠淺界絕進禦開山掯除筐人理書荔挺緑朝雲滿任茅屋謀圖不軌幕僚納還虐暴凝注彭侯錢神牽物引類齊東蜻蜓樹清證三資企業受惠説客四知桃花浪套曲韬牙踏屣替違題寫土匪僞命握圖五性相猷小夜班下土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