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芳的意思、扶芳的詳細解釋
扶芳的解釋
(1).又名滂藤。衛茅科。以氣生根攀登的常綠蔓生灌木。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有鋸齒。莖、葉皆可入藥,有活血止血、舒筋散瘀、止瀉作用。 隋 杜寶 《大業雜記》:“五年, 吳郡 送扶芳二百樹。其樹蔓生,纏繞它樹,葉圓而厚,淩冬不凋。夏月取其葉,微火炙使香,煮以飲,碧渌色,香甚美,令人不渴。”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扶芳藤》﹝集解﹞引 陳藏器 曰:“生 吳郡 ,藤苗小時如絡石,蔓延樹木。山人取楓樹上者用,亦如桑上寄生之意。忌采塚墓間者。 隋 朝 稠禪師 作青飲進 煬帝 止渴者,即此。”
(2).薜荔。桑科。常綠藤本,含乳汁。葉厚革質,橢圓形,下面有凸出的網脈。莖、葉、果皆可入藥,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等作用。 明 楊慎 《薜荔》:“薜荔,又曰扶芳藤。今京人家假山上種巴山虎是也。”
詞語分解
- 扶的解釋 扶 ú 攙,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攙扶。扶正。扶老攜幼。 幫助,援助:扶養。扶植。扶危濟困。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扶梯。沙發扶手。 姓。 .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芳的解釋 芳 ā 花草的香氣:芳香。芳草。芳菲(a.花草的香氣;b.指花草)。芳馥。芳馨。芬芳。 喻美好的:芳名。芳齡(年齡,用于少女)。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芳鄰(關系融洽的鄰居,用作敬辭)。流芳百世
網絡擴展解釋
扶芳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植物學特征
-
衛茅科滂藤
屬于常綠蔓生灌木,通過氣生根攀附生長。葉片呈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邊緣有鋸齒。莖葉可入藥,具有活血止血、舒筋散瘀、止瀉等功效。
-
桑科薜荔
常綠藤本植物,含乳汁,葉片厚革質,橢圓形,葉背有明顯凸起的網脈。其莖、葉、果實均可入藥,主治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等症。
二、曆史與文獻記載
- 隋代《大業雜記》提到,吳郡曾進獻扶芳樹,其葉經微火炙烤後煮飲,味道清香,可解渴。
-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扶芳藤的藥用特性,并強調需避免采摘生長在墓地的植株。
三、藥用價值
- 主要功效:活血化瘀、止血止瀉、舒筋活絡,還可用于風濕痹痛的治療。
- 應用方式:莖葉煎煮或加工後外用,果實亦可入藥。
以上信息綜合了植物學分類、曆史記載及藥用功能,主要參考自權威性較高的和補充文獻記錄的。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扶芳》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扶芳(fú fāng),這是一個漢字詞語,原本是形容人們攜帶芳香物品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詞通常用來表示捧着芳香物品或者散發着芬芳的香味。它常常用來形容花朵的香氣,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具有香味的物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扶(手部)+ 芳(艸部)= 扶芳
扶:扌(手部)+ 㐐(丁字部)
芳:艸(艸部)+ 方(方塊部)
來源:
《扶芳》一詞的來源比較普通,按照常見的組詞規則搭配而成。其中,“扶”是手部的意思,“芳”則是花草的意思,“扶芳”合在一起就形象地描述了捧着香花的情景。
繁體字:
《扶芳》的繁體字為「扶芳」,和簡體字形式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一些不同,包括部首的形狀和筆畫的順序。而《扶芳》這個詞的古代寫法為「扶芳」。
例句:
他扶芳走進花園,沁人心脾的花香彌漫開來。
組詞:
組詞包括但不限于:扶持、芳香、芳草、芳心、芳名等。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但不限于:熏香、芬芳、香氣、馨香等。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但不限于:臭氣、腥味、惡臭、劣香等。
希望以上解釋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