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散香氣。 唐 陶翰 《送惠上人還江東序》:“才賢翕集,文墨敷芬。”
“敷芬”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ū fēn,其核心含義為發散香氣。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由“敷”和“芬”組成:
出處與用法
最早見于唐代陶翰的《送惠上人還江東序》:“才賢翕集,文墨敷芬。”。此句以香氣比喻才學、文采的荟萃,具有詩意化的表達。
結構特點
近義與關聯詞
近義詞如“芬芳馥郁”,反義詞需結合語境推導(如“無香”)。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獻或文學創作中。
總結來看,“敷芬”是一個兼具形象性與文學性的詞彙,通過香氣隱喻才華或美好事物的聚集與展現。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詩文注解。
敷芬是一個漢字詞組,意為“敷在臉上的香粉”。敷芬一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已經較少使用。
敷芬的拆分部首為攴(掌部),拆分筆畫為8畫(敷:4畫,芬:4畫)。
敷芬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羅貫中的《水浒傳》中。古時候為了美化面容,人們喜歡在臉上塗抹香粉,以增添魅力。因此,敷芬這個詞引申為臉部護理的一種手段。
敷芬的繁體字為「敷芬」,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敷芬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敷字的寫法為「訖」,芬字的寫法為「分」。
1. 她每天早晚都會敷芬,保持肌膚的柔嫩和細緻。
2. 這個美容院非常有名,他們提供各種敷芬服務。
3. 據說,古代皇後每天都會花費很多時間來敷芬。
組詞:敷衍、芬多粉、敷衍了事
近義詞:塗脂抹粉、塗香脂
反義詞:清樸、素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