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恩昧良的意思、負恩昧良的詳細解釋
負恩昧良的解釋
昧:隱藏;良:良心。辜負恩情,泯滅良心。
詞語分解
- 負恩的解釋 .謂承受恩德。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诏》詩:“周道如砥,康衢載直,徒媿玄黃,負恩無力。” 唐 何延之 《蘭亭記》:“於是負恩荷澤,手舞足蹈,捧戴周旋,光駭閭裡。”.忘恩;背恩。
- 良的解釋 良 á 好:良好。善良。良辰美景。良知良能(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家指人類不學而知的、不學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斷是非與善惡的能力)。良莠不齊。 很:良久。良多趣味。用心良苦。 誠然,的确:“古人秉燭夜遊
網絡擴展解釋
“負恩昧良”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釋義:指辜負他人的恩情,泯滅良心。其中“昧”意為隱藏或違背,“良”指良心,整體強調對恩惠的忘恩負義行為。
- 拼音:fù ēn mèi liáng。
出處與背景
- 源自清代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回:“不意今日群芳大放,彼獨無花。負恩昧良,莫此為甚。”。此處通過牡丹不開花的拟人化描寫,諷刺忘恩負義的行為。
語法與用法
- 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或定語,多用于描述處事态度。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但實際語境中多含貶義,表達對忘恩行為的批判。
例句
- 如《鏡花緣》原文:“負恩昧良,莫此為甚。”,強調忘恩行為的嚴重性。
補充說明
- 該成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屬于較書面化的表達,常見于文學作品或對道德行為的批判性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負恩昧良:什麼意思?
《負恩昧良》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對别人的恩義不報答,不知感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負恩昧良》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貝字旁(貝)、心字旁(心)、文字旁(文)和艮字旁(艮),它的筆畫數為23畫。
來源
《負恩昧良》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書·杜密複傳》。《漢書》記載了杜密複(杜裡孫)寄養在劉秀家中長大,後來成為劉秀麾下的大将。然而,杜密複并未對劉秀的恩情表示感激和回報,因此被人們稱為"負恩昧良"。
繁體
《負恩昧良》是《負恩昧良》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對《負恩昧良》的拼寫并沒有固定的規範。通常是根據主張個人的喜好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的字形來表示。
例句
他從小寄養在那個家庭,卻負恩昧良,毫無感激之心。
組詞
感恩戴德、知恩圖報、忘恩負義
近義詞
忘恩負義、忘恩負德
反義詞
感恩圖報、知恩圖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