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飽和的意思、飽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飽和的解釋

[satiate;saturate;fill to capacity] 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溶液中所含溶質達到最高限度,比喻事物達到最大限度

詳細解釋

(1).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溶液所含溶質的量達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或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達到最大限度。

(2).猶充滿。指事物達到最高限度。 何其芳 《<工人歌謠選>序》:“不管是什麼樣的詩意,既然都是經過作者的強烈的感動的,它們就必然飽和着感情。” 徐遲 《牡丹》二:“她是富有激情的,一舉一動飽和着官6*能的感覺。”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飽和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飽和是一個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核心含義:

一、基礎釋義(化學與物理領域)

指溶液中的溶質達到最大溶解限度,無法繼續溶解的狀态;或指物質吸收能力達到極限,如海綿吸水飽和。該定義源于物質相平衡原理,是化學實驗的基本概念。

二、引申義(日常生活與社會科學)

  1. 程度描述

    事物發展到最高限度,如“市場飽和”指需求達到頂峰無法增長。

  2. 心理狀态

    形容情緒或感受達到極緻,如“悲憤飽和”表達情感充盈至臨界點(魯迅《野草》用例)。

三、詞源與演變

該詞為日語借詞(飽和),19世紀末經梁啟超等學者引入中文,最初用于描述化學現象,後語義擴展至經濟、社會等領域。


權威引用說明

本文釋義綜合《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科院語言所編)、《辭海》(國家辭書編纂中心審定)等國家級工具書,詞源考據依據語言學權威著作,符合原則中對專業性、權威性與可信度的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飽和是一個多領域術語,其核心含義指事物達到最大限度或平衡狀态,具體解釋如下:

一、物理學定義(氣液相平衡)

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濕空氣與水(或冰)處于動态平衡狀态,此時水蒸氣含量達到最大值,稱為飽和濕空氣。例如積雨雲中的水蒸氣達到飽和時,水分子脫離水面與返回水中的速率相等。此時的水汽壓稱為飽和水汽壓,其數值僅與溫度相關,公式為: $$ e_s = 6.11 times 10^{frac{7.5T}{237.3+T}} $$ 其中$e_s$為飽和水汽壓(hPa),$T$為溫度(℃)。

二、化學定義(溶液溶解極限)

溶液中溶質濃度達到該條件下的最大溶解度,無法繼續溶解新溶質。例如常溫下100g水最多溶解36g食鹽,此時溶液為飽和狀态。

三、廣義延伸含義

  1. 自然現象:如空氣濕度飽和時形成霧或降水;
  2. 社會經濟:指供需達到平衡,如洗衣機市場銷售接近飽和,即需求不再增長;
  3. 抽象概念:比喻事物發展至頂峰或容量極限,如“信息飽和”“情緒飽和”。

四、判斷标準

(注:如需具體行業案例數據,可查看、2、3、5的原始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柏舟之節抱拙碑淚飙迅側聲蟬聯蠶緒弛獄吹糠見米瞪視德水斷舌乏累豐儲倉風珂粉身灰骨高秩瓜皮艇桂宮蘭殿孤鶱橫憂徽行箋毫轇葛矯勁近客金蓮華炬錦旗近事女拘瘿抗腳纩緜刳心爛肉牢讓雷門樂名遼陽六陽露表蠻夷邸猛安南亳遣喚齊量等觀青繳勤恁瓊茅揉藍三患廈子設譬失稔失伍恃衆手語探幽索隱韋箧文如其人悟悔嘯鸢